平安示意老周停下马车,掀开窗帘,果然看到了站在前方的王公公和那位书生。王公公一眼就看到了平安,从袖中取出一张画像,对比了片刻,随即脸上露出一副特有的恭维表情,弯腰行礼道:“平安公子,您可让老奴好找啊,整整找了一早上,终于在这儿找到您了。”
书生站在一旁,依旧保持着他那阴险的笑容,轻轻点头算是打招呼。平安微微颔首,以示回应,随后下了马车,对着王公公拱手作揖,口中恭敬地问道:“王公公,不知您为何会在此处寻我?有何要事?”
王公公连忙摆手,脸上挂着更加谦卑的笑容,语气中满是恭维:“平安公子,您这可真是折煞老奴了。若不是有您,贤德贵妃娘娘恐怕还回不来呢!”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随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和一枚玉佩,双手递给平安,继续说道:“娘娘听闻我们找到了您,便立刻吩咐老奴前来,这封信和这枚玉佩,都是娘娘特意为您准备的,表达她的一片感激之情。”
王公公的声音压得极低,语气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敬畏:“这枚玉佩,原本娘娘是打算隆重进宫后,再送给您的,但因为出了些变故,只能在此处先行交给您。娘娘进宫后,特意向陛下求得此物,可见它的份量非同一般。”
平安接过玉佩和信,眼神中闪过一丝沉思。王公公继续说道:“娘娘说,您为她做的一切,她都记在心中,这枚玉佩是她用心为您争取来的。希望您能够妥善保管,它将会在未来的某些时刻对您大有助益。”
平安听完后,心中虽有所动,但面上依旧保持平静。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佩,感受到它的温润与细腻,心中暗自思索着这枚玉佩的真正意义。最终,他对王公公微微一笑,客气地说道:“多谢王公公和娘娘的厚爱,平安定当妥善保管此物。”
王公公见平安态度谦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道:“公子谦逊有礼,难怪娘娘对您如此看重。您放心,娘娘会在宫中为您多多美言几句,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吩咐老奴便是。”接着便讲着如何把消息传达给自已的方式。
平安听后,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他心中明白,这份礼物不仅仅是感激的表达,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接过玉佩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与贤德贵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日后难免会有更多的牵扯与麻烦。
但平安并不抗拒这种压力,他心中暗自决定,既然接受了这份礼物,就要利用它来为自已谋取更多的利益。毕竟,在这江湖和朝堂之间,拥有一张底牌,总归不是坏事。
别离了王公公和书生后,平安重新上了马车,心中只想着快些查看那封信的内容,竟未察觉到老周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复杂神色。老周微微皱眉,心中暗自猜测着这位公子的身份非同一般,但他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车夫,很快就将这些想法抛在脑后,专心驾车。
平安坐在车厢内,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信笺上字迹端庄大气,正是徐如玉的笔迹。平安细细读了起来,信中的内容渐渐浮现。
“平安公子:
昨日若非公子仗义相助,恐怕如玉此时已然身陷绝境,万分感激,不知从何说起。公子不仅武艺高强,且心地正直,让如玉深感敬佩,心中不禁渴望能与公子结交为友。公子若不嫌弃,如玉愿以诚待之,盼能成为莫逆之交,望公子勿多虑,只是如玉一片真心。
在此次事件中,如玉深感身边有一位武艺高强的朋友是何等重要,因此斗胆相问,不知公子是否愿意与如玉结为友谊?如若公子愿意,如玉将感激不尽,且以此心愿终身不负。另,需告知公子,在事件发生后的途中,陛下已特意赐予如玉京城内几处工坊,作为庇护与立足之地。如此,公子日后若在各地城镇见到此类工坊或店铺,可持此玉佩传信,联系如玉,定当鼎力相助。”
徐如玉在信中接着写道:
“如玉深知,公子必是心怀壮志之人。日后在江湖中行走,若公子有任何事宜需处理,只要有正当理由,并有证据支持,尽可放手去做。如玉愿做您的坚实后盾,助您在江湖中立足。公子之武艺高强,心地良善,实乃如玉心目中的英雄。如玉愿以全部力量相助,护公子一途无忧。”
信的末尾,徐如玉再次表达了对平安的感激之情,字里行间透出一股诚挚的感情与深深的敬意。
平安合上信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信中的内容不仅表明了徐如玉对自已的好感,更暗示了她希望与自已结盟的意愿。京城内的工坊和各地的店铺,无疑是她在暗中布局,而那枚玉佩便是她为自已开辟的方便之道。
平安心中思索片刻,虽明白徐如玉的背后藏有诸多心机,但她的提议的确对自已有利。更何况,她的语气诚恳,字句之中透出一股端庄与大气,让人不禁心生信任。平安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既然她愿意交好,我也不必拒人千里。江湖中风波险恶,有个强力的盟友,终归是好事。”
想到此处,平安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反而生出几分期待。或许,这枚玉佩将成为自已在江湖上立足的重要依靠,也未可知。
靠在马车内,手指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佩,脑海中反复回味着徐如玉在信中所表达的感激与诚意。那枚玉佩通体晶莹剔透,质地细腻光滑,呈现出温润的青色。玉佩的形状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飞凤,翅膀微张,仿佛随时要展翅高飞。凤尾则是由细腻的纹路勾勒而成,流畅自然,透出一种高贵与灵动之感。
平安的手指在玉佩上轻轻滑过,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他忍不住暗自想着:“结交了一位娘娘,凭这枚玉佩的分量,混吃等死岂不是美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还折腾个什么劲啊?有句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但只要不挪,老树也能活成参天大树啊。”要不回柳如烟那,他心中盘算着,似乎真有些动摇了。
然而,转念一想,徐如玉与太子之间的复杂关系让他感到一丝不安。虽然徐如玉的信中没有提及太子,但他知道,在皇室内部,事情往往并不简单。平安心里暗暗打定主意,自已还是不要过多地介入这些复杂的权力斗争为妙。他低声自言自语道:“这朝堂上的事,水深得很,自已还是少沾为妙。与其卷入这种漩涡,不如在江湖中自在快活。”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逐渐清明起来。尽管结交徐如玉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江湖的自由与随性才是他真正向往的生活。与其纠结于朝廷中的复杂关系,不如继续行走江湖,做一个逍遥的侠客。平安暗自下定决心:“还是保持江湖人的身份,不陷入那些皇权的斗争。毕竟,江湖虽然险恶,但至少是自已能掌控的。”
“而且......”平安打量着这枚玉佩。
“杀人可就有尚方宝剑了。”
......
两天的旅途在老周稳健的车技下,平安终于抵达了安定城。初秋的清晨,空气中还弥漫着些许凉意,天空刚泛起鱼肚白,街道上已开始渐渐热闹起来。平安跳下马车,舒展了一下因长时间乘车而有些僵硬的身体,然后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银两,递给老周。
“辛苦你了,老周。”平安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
老周接过银两,脸上露出一丝朴实的笑容,连连点头:“爷客气了,能为您效劳是小的福气。爷若是再有用车的地方,只管来找我老周。”
平安点点头,随即转身走向安定城的街道。他决定先找一家客栈歇息片刻,但在此之前,肚子已经开始咕咕作响,他打算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
安定城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早起的小贩们已经开始叫卖,各种美食的香气随着晨风四散开来,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动。平安顺着街道慢慢走着,打算随便找家看着顺眼的小馆子吃顿简单的早餐。
正当他经过城中心的告示牌时,忽然听到一群人围在告示牌前议论纷纷。平安下意识地停下脚步,朝着人群瞥了一眼。
“你听说了吗?圣上要在八月十五大赦天下,这可是咱们大乾朝的大事啊!”
“当然听说了,这次可不仅仅是大赦,听说圣上还要在五十大寿的时候举行盛大的典礼,贤德贵妃也会亲自主持!”
“是啊,我听说圣上对贤德贵妃可是宠爱有加,这次的典礼就是为了庆祝圣上的寿辰,还要颁布大赦,咱们这些老百姓总算能沾点福气了。”
“这次大赦天下,不知道会不会放出那些江湖上的恶人?希望不会引来什么祸事啊。”
“别担心,这种大事朝廷肯定安排妥当的,咱们安心等着圣上的恩典就行。”
平安站在人群后,静静听着这些百姓的议论。心中一动,他的目光落在告示牌上,果然看到上面贴着一张告示,内容正是关于八月十五圣上五十大寿和大赦天下的消息。
“看来京城的大事已经传遍各地,圣上的五十大寿确实是一件不小的事。”平安心中暗自思索,眼中闪过一丝思虑。虽然这些消息暂时与自已无关,但作为江湖中人,还是多留心一些为好。
他淡然一笑,心情放松了几分,继续朝前走去,打算找个地方好好享受一顿丰盛的早餐。无论如何,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