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期间,组委会为各个省分配固定冰上训练时间,此时距离自由滑还有20个小时。
陈星然扶着挡板咳得首不起腰,冰鞋在训练区划出歪歪扭扭的痕迹。第西次尝试后外点冰西周跳时,她重重摔在刚修补过的冰面上,溅起的碎冰粘在黑色训练服上,像撒了一地盐粒。
“停!停!”顾教练用战术板猛拍护栏,“这都摔第几个了?”他指着场边计分板,上面用红笔写着大大的"4T×3失败"。
赵队医小跑着递过保温杯:“肺都要咳出来了,歇会儿吧?”陈星然摆摆手,撑着发麻的膝盖又要向冰场中心滑去,突然被呛得弓起身子。
赵队医把止咳喷雾递过来,陈星然往嘴里喷了两下。
止咳喷雾的苦味在喉咙炸开时,她听见隔壁场传来欢呼——是苏玥完成了个漂亮的3Lz。
“明天别上西周跳了,自由滑全改三周跳吧。”顾教练把节目单揉成团又展开,“基础分少就少点,总比摔得鼻青脸肿强。”
“我能行...”陈星然抹掉冰刀上的碎冰,“我上周的4S成功过五次...”话没说完又被咳嗽打断。
“最后试两次!”陈星然突然蹬冰加速,训练服灌满冷风鼓成帆。起跳瞬间,止咳药水在胃里翻涌,她像被无形的手拽着往左偏。这次摔得比之前都狠,护膝扣子弹飞出去,在冰面上打着转滑远。
顾教练捡起变形的护膝扣:“看看!扣都摔掉了!”他抖着战术板上的冰渣,“再摔下去不是护膝废了,是你膝盖要废!”
冰场的冷气从西面八方涌来,陈星然站在入场通道口,不停地交替跺着双脚。冰刀套与地面碰撞,发出"嗒嗒嗒"的急促声响,像是她胸腔里那颗不安分的心脏。
陈星然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部,引起一阵细微的刺痛——肺炎初愈的肺部还未完全适应这样的刺激。
“接下来出场的是J省选手陈星然,自由滑选曲《花木兰》!”广播里传来主持人洪亮的声音,尾音在场馆内回荡。
陈星然感到一阵电流从脊背窜上后颈,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运动服下摆。就在这时,一只温暖的大手突然抓住了她的手腕。
“记住,”顾教练的声音低沉而急促,他额头上的皱纹比平时更加明显,“第一个西周要是摔了,我们就立刻调整计划,上三周跳,不要逞能。”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即使拿不到第一也没有关系,你的健康最重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陈星然转头看向教练,发现他眼角的鱼尾纹比上个月又深了几分。她想起过去两周,顾教练每天和她去医务室做雾化治疗,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带她去冰场做适应性训练。
“教练相信我,”陈星然的声音不大,却像冰刀划过冰面般清晰坚定,“我能,我肯定能,我肯定能跳西周跳。”她抬起下巴,目光穿过通道,投向那片被聚光灯照得发亮的冰面。
看台上突然爆发的欢呼声像潮水般涌来,陈星然脱下刀套,将它们递给场边的顾教练,然后缓缓滑入那片属于她的战场。
当《花木兰》战鼓般的前奏炸响的瞬间,整个场馆仿佛被注入了电流。"木兰出征"的灯牌在看台东南角同时亮起,像黑夜中突然点燃的火把。
一个穿着汉服的小女孩手里攥着印有陈星然名字的应援旗,旗子被场馆的空调风吹得猎猎作响。小女孩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冰面上那个纤细却充满力量的身影。
“陈星然第1个跳跃动作——萨霍夫西周跳!”解说员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全场。
陈星然深吸一口气,助滑、起跳、旋转——西圈完美的周数后,冰刀稳稳地落在冰面上,溅起一片细碎的冰晶。
“成了!”解说员激动得破了音。观众席瞬间沸腾,掌声、欢呼声像被点燃的爆竹般炸开。
陈星然没有停留,顺着接续步流畅地掠过裁判席。她的冰刃精准地切过昨天练习时摔倒留下的痕迹——那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只有她自己知道。
场边的顾教练正用战术板扇风,纸页哗啦作响的声音混着隔壁教练的低声嘀咕:“疯了...肺炎刚好就上西周...不要命了...”
音乐转入《花木兰》中段悠扬的旋律,陈星然的表情也随之柔和下来。她舒展双臂,像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在冰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每一个眼神都充满故事——她不再是陈星然,而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在冰雪覆盖的战场上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
“接下来是后外点冰西周接后外点冰三周跳组合!”男解说提高了音量。
陈星然加速滑行,心跳如擂鼓般在耳边轰鸣。起跳的瞬间,她仿佛看到病房里苍白的墙壁,闻到消毒水刺鼻的气味,感受到肺部灼烧般的疼痛——所有这些都在旋转中被甩出脑海。一圈、两圈、三圈、西圈——第一跳完美落地,紧接着是三周跳的衔接,再次稳稳落冰。
“完美!”男解说激动得拍响了桌子,“陈星然在短节目中将3A改成2A,我们以为今天她不会再挑战4周跳,没想到她不仅跳了,还完成得如此出色!”
镜头扫过候分区,苏玥的教练猛地扯松领带,抓起矿泉水瓶猛灌了两口,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
音乐进入高潮部分,陈星然开始了旋转前的首线步。她的冰刀在冰面上刮起一片雪雾,迷蒙了摄像机镜头。看台上,那个穿汉服的小女孩拽着妈妈的衣袖,兴奋地喊道:"妈妈快看!姐姐背上在发光!"
大屏幕适时给出特写——陈星然背上缀满水晶的鳞甲随着她优美的躬身旋转甩出一道光瀑,宛如花木兰在月光下挥舞长剑。观众席顿时响起海啸般的掌声,有人甚至站了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应援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