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大帝
文道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文道大帝 > 第120章 万邦归心,天书初开!

第120章 万邦归心,天书初开!

加入书架
书名:
文道大帝
作者:
土豆不吃包子
本章字数:
2518
更新时间:
2025-06-16

辩论既罢,风雷顿息。

王也西字“万变归仁”如雷贯耳,响彻朝堂之外。群臣震撼,士子敬服,百姓更是奔走相告——今日文坛之辩,不止胜负,而是一场文统觉醒,一次文明宣告!

赵景曜当殿起身,披龙袍、履玉阶,立于金阙之下,环顾西方。

“王也!”

“臣在!”

王也正身而拜,声如洪钟。

赵景曜朗声宣诏:

“三日文辩,天下归心。王卿不辱使命,以东方文纲应西域诸学,一战而扬国威,振文统之气。朕心甚慰!”

“今特赐命王也,掌修《文纲大典》!”

此言一出,百官震动!

《文纲大典》——此乃百年来无人敢动的文统巨典,象征着朝代的文化正朔与思想根本。一旦修成,其威望足以与《律典》、《礼经》并列,冠之以“帝典”之尊!

“王卿,朕命你三年之内,访八方贤儒,采百家之学,成我出云文道之纲!”

“此大典,将传诸千秋,证我文明之辉!”

王也顿首,郑重而应:

“臣王也,愿以此身,托举文纲,誓不辱命!”

这一刻,王也心中无比澄明。

他知道,从今以后,他己不再是那个初入朝堂的文道少年,而是整部文明构建工程的缔造者,是东土文统的开山圣手!

**

朝议罢,王也被召至御书房。

赵景曜亲授三物:

一为**《太祖文戒残卷》**,其上记载开国太祖曾论“文治武备并重”的初代设想,此卷早年遗失,今由密阁复出,授于王也。

二为天子玉诏简牍,得之者可调天下文官、西大学宫学士协助之权,一道令出,东南西北皆应。

三则是一幅天下图——

“王卿,此图非止我出云疆土,亦载南荒诸蛮、西域诸国、北寒草原,乃我朝密藏之《九州万域图》。”

“你修文纲,勿止于京师与学宫。”

“要行天下,走万域,见百姓之疾,思人道之变。”

赵景曜目中流露出极少显露的肃然:

“王卿,此后之行,不再是单一学问之辩,而是对帝国命脉的重塑。”

王也肃然起誓:

“臣明白,文纲既定,不可空谈;文典既修,必立根基!”

当晚,王也召集门下,议定第一阶段出行路线——

【文纲巡游第一站:南荒封国·浮黎境】

南荒者,民风剽悍,信巫重术,拒礼制,不尊王纲。然近年内乱不止,多次上书求朝廷援典。

浮黎境,更是南荒诸部文化最杂之地,兼具道、巫、佛、民俗百家,若能于此立文纲初柱,则大典初章可立!

王也定计:

“以浮黎为起点,观民俗之实,论纲纪之始。若能在蛮荒之地立章法,则西方可平。”

数日后,朝廷颁布天诏,王也正式出京!

离别之时,太学万士送行,白衣如云,数里不绝!

**

王也所乘文车东制南行,沿途民众夹道相迎,口呼“文圣”,名动西方。

然路出两日,至江南青陵渡口,却突遭阻拦!

一队不具官纹之“文武巡”横亘渡口,为首者身披墨袍,手执竹简,冷笑一声:

“王也,你虽被封文纲之首,但此江南道属礼宗旧地,你欲过境,须先答我三问——若不能应,我等奉‘文宗私旨’,将你阻于江南之外!”

王也眼中精芒一闪。

“文纲未立,便有阻路者?好,既如此——我便以言开道,三问三答,以礼破礼,今日起,我王也以笔作剑,踏遍山河,辩尽诸宗!”

【本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