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一行灰溜溜地离去之后,王府上下的气氛顿时一变。
曾经那位废物少爷,不但出口成章、击退王贲,且所发之“文气”首击敌身——这可不是普通读书人能做到的。要知道,能将“文”真正转化为“力”,是修文之路迈出的关键第一步,称为:凝气入文。
而王也,竟在短短几日之内做到了。
——
那夜,王府书房灯火通明。
王浩然身着素袍,静静坐在案后,看着面前的王也,神情复杂。他缓缓开口:
“你的文心……竟己初凝?你到底,是不是我儿?”
王也一笑,心知瞒不过这位见多识广的当世大儒,索性躬身道:“父亲莫怪,孩儿醒来之后,便像被点化一般,过往之事,皆如梦呓。如今虽姓王,心却似新生。”
王浩然眼中微动,沉默良久,忽地开怀大笑:
“好!好得很!老天既给我儿重来之机,那便好好走这一条文路!”
说罢,他将一枚玉简放于案上:“此为《浩然筑基章》,乃我王氏文道不传之法,唯天赋极佳、心性坚毅者可修。你若真己凝气,便从此起步,踏出你自己的‘文道之基’。”
王也郑重接过,躬身施礼。
他知道,王浩然己认定了如今的他,并将毕生心血倾囊相授。
——
接下来的日子,王也几乎足不出户,全心修炼。
文道修炼,与武道不同。
武夫炼体、练气,讲究的是力之爆发、气之贯通。
文人修道,则需心境通达,以浩然正气为根本,通过诵经、作文、讲学、著述,引发天地感应,将思想化为“文气”。
而这“文气”——既可养身护体、提升识海、温养魂魄,又可在战斗中化为攻伐之器,配合“文法”使用,达到言出法随、纸上生兵、笔落风雷等神异之能!
但前提,是要先建立“文宫”。
——
数日之后,书房内香炉青烟袅袅。
王也端坐蒲团,手中执笔,口中低诵:
“夫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思正则笔正,心正则气生,气生则道立,道立则法显……”
他将前世积累的文心文意,与此世的“浩然筑基章”融合贯通,渐渐入定。
他神识下潜,进入识海,只见其中一片混沌之地,中央隐约有一道虚影浮现,似是一座宫殿模样,庄严、古朴、气势恢宏。
——那正是文宫之影!
王也心中一震,毫不停留,意念一动,一笔点出:
“文起于心,气承于笔,宫成于识!”
嗡——!
那宫殿虚影剧烈震荡,周围混沌被浩然文气洗涤,一缕缕青光凝聚成纹,从笔锋中流入文宫之中,最终——
砰!
文宫初成!
王也猛地睁眼,一股浑厚浩然之气冲体而出,整间书房的灯烛都为之一颤。
这一刻,他正式踏入文修正道第一境界——凝气境·文宫初成!
这天夜里,王也走出书房,站在王府后山崖前,长风吹动衣袂,胸中激荡难平。
他望着远方那一轮明月,心中暗道:
“既然老天让我再活一世,那我便不负此生。我要让这片大地重新尊文重道!”
“我要让文人,重新站上这个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