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山,道心广场。
天光如瀑而落,文意如金虹般冲破云霄,在整座山门上空回荡不去。
那一字“文”,如悬山之碑,似古钟长鸣,震慑山中仙道万修。
王也静立台上,衣袂翻飞,神色平静,仿若不知自己方才所展之威,己然冲击山门规制,撼动修界秩序!
广场西周,所有仙门弟子己不再言语。那原本轻蔑者,此刻眼中唯有敬畏;原本好奇者,心中满是震撼。
文人。
竟也能立在仙门之巅,与修者对话!
……
玉清山后山,一座藏于云海之中的禁地石殿之中。
几道古老的气息在虚空中交汇,一位身着赤金道袍、须发皆白的老者睁开了双眼。
“他答了三问,言合天听,竟还引动‘道山文气’……文道……真的要复兴了么?”
另一道低沉声音传来:“不可留。”
“此子若成长,必将动摇修界根基。”
“文压仙道,事若成,吾等清修之道,将无所立足!”
一名身披鹿皮法袍的老修冷声开口:“应立刻通报‘道会’,将其除名,交由山下诸司清理。”
赤金老者却摇头:“杀之太早,只会激起风浪。”
“再看,再评。”
“且——天命文星既现,恐非人力可阻。”
“但我们可以……引。”
……
与此同时,道心广场。
虚无子缓缓抬手,压下王也头顶那缕文意长虹,语气复杂道:
“自我入道以来,从未见过文人登山门如此之姿。”
“你不必再答,你所言、所想、所显,皆己超出所谓‘试心三问’。”
“自此日起,你王也,得我玉清山正式承认‘文道对峙仙门’之名。”
“你——可称一声:文道之主。”
轰!
王也尚未言语,西方虚空突现天光异动,一道古老钟声自道宫深处响起!
那是山门古钟!
除非仙门遭敌,或有教义根本动摇,绝不鸣响!
众修大惊:“古钟自响?怎可能!”
而虚无子脸色也变得极为凝重,低声喃喃:“……果然,天有感了。”
此刻,整座玉清山仙宫、剑阁、炼丹堂、符阵堂……无数修士齐聚广场之外,远远望着那一个衣青如墨、背脊挺拔的少年。
他以文立命,不拜山门,却于千言之中撼动道心。
他虽年仅十五,却被诸峰弟子,称为——
“文中有剑,言压仙道。”
“此子……或为传说中的‘文道圣主’转世也未可知。”
——
广场台下,青衣女修凝视王也,轻声道:
“你很危险。”
王也平静回望,道:“你也一样。”
“但我希望,有一天你能真正理解我为何而讲。”
青衣女修沉默片刻,忽然开口:“你说,文人有锋。那你,可敢迎我一剑?”
王也却反问:“你出剑,为何?”
女修略一怔。
王也淡淡道:“若为胜我,是傲;若为证你仙锋不输文道,是争;若为求明心问道,是悟。”
“我不惧你剑,但你需先问清——你为何拔剑。”
此言一出,周围众修哗然,虚无子亦眼神微动。
青衣女修忽然轻笑,收剑入鞘。
“你胜我一语。”
“改日再问。”
她转身离去,那一袭青衣于云雾之间隐没,如一缕道意轻拂人心,却再难抹去。
王也则缓步走下玉台,众修自动让路。
无一人敢拦。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但余音回响在玉清山每一个修者耳中:
“文人,也可上山门。”
“道非一途,文可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