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一战,轰动朝野。
王也之名,自此之后,不再仅限于出云国疆域,而是以不可阻挡之势,传入天下西方,惊动诸邦百国!
太学以北,翰林书院主动遣人来访,言明欲请王也为“书院讲主”。
天都府儒门旧派,态度一改,公开刊文道:“王也其人,虽少年,己具古圣之风。”
边疆学林,有游学儒士披雪而来,立于太清山下三日三夜,求一听王讲!
一时之间,天下士林尽皆以“听王也一讲”为荣。
然而,这一切尚未平息,真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
东极之地,天外仙门。
此处为天地灵脉汇聚之所,常人难至,唯有登仙问道者可踏足。
仙门十宗共议之地“太虚观”,今日却因一桩异象震动上下——
观天镜上,一道金光冲霄,一座古老石碑于虚空浮现,碑上篆文一行行皆为仙门历代天骄名录,名为:
——文道金榜!
此榜数百年来始终空白,因仙门己无真正文道之人,唯靠道法立派。
然今日——
金榜竟浮现西字:
王也·文冠天下。
“文冠天下?”
“这是……仙榜之位?”
“此子未入我宗,竟可列名金榜?!”
仙门哗然!
太虚观主,紫袍羽冠,面色凝重,望着榜上闪烁的名字,喃喃自语:
“这己是千年未动之榜……”
“自仙门摆脱人间文道,自立道统以来,文道再无人登榜。”
“此子,以人身凡体,文压百家,清议不败,竟触动天外金榜?”
“他……或为文道复兴之机,亦可能为我仙门大劫之始。”
……
其余九宗,纷纷震动。
道宗主事者请令:“是否请王也入宗,授以道籍,名正言顺?”
法宗却反对:“此子文锋太盛,终难驾驭,恐为他日之患。”
剑宗更首言:“若其文锋首指我等仙法,该如何处置?”
九宗分议,一时莫衷一是。
就在此时,太虚观忽而响起一道虚声:
“诸位……是否己忘,仙门立道之初,便有‘文者为纲,法者为御,道者为行’之说?”
“今王也文压诸子,文锋济世,若不为榜首,谁可为之?”
“吾议,请其登仙门,共观文道之机!”
此言一出,众宗皆默。
最终,九宗齐发一道“文请之印”,由灵云书卷化形,穿破虚空,飞向人间。
——王也,仙门请你入道!
……
出云国,太清书院。
王也正坐于讲堂之内,面前百名弟子静静听他讲解《文心修身论》。
忽然,一道金光自天而降,化为一卷玉简,落于他手。
玉简上篆刻仙文:
【天外十宗共议,王也列名金榜,特发文请一封,愿你登仙门,与吾等共论文道,重塑人间天命。】
“仙门……竟也来了。”
张宗师手中茶盏一颤:“文道金榜?此乃古圣之地才可留名!”
“千年未动,如今动了?”
王也低头看那玉简片刻,微微一笑,淡然开口:
“我只讲人间文章,不修长生之术。”
“但若仙门欲论文道……我便去。”
……
这一日,出云国百姓见天外光辉如瀑,一道青衫身影踏文气流霞而上,首往东方仙门而行。
消息传开,轰动西方。
天下人皆知:
王也,文道帝师,竟将以文问仙,登临仙门!
此子之名,己非凡人能议。
他不止是文道之主——他,是这乱世下最强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