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 第52章 风起漕运查暗流

第52章 风起漕运查暗流

加入书架
书名: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作者:
常看常赢
本章字数:
475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夜,深了。

应天府衙后堂,烛火摇曳,映照着胡濙那张布满血丝的脸。

他面前的桌案上,堆积如山的账册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吞噬。

这些都是从义仓案中查抄的关键物证,每一笔记录都可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大人,您看这里!”胡濙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指着一本泛黄的账册,急切地对侍立一旁的裴季兰道:“这些米粮的出库记录,其最终流向,竟与漕运主要线路高度重合!”

裴季兰星眸一凝,快步上前,纤细的手指点在那些模糊的字迹上:“而且,这些批次的漕船,在漕运司的入册记录中,并无相应的报备。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些漕船,极可能被挪作他用,甚至……是私用!”她的声音清冷,却字字珠玑,透着一股洞察人心的敏锐。

陈恪一首负手立于窗前,闻言缓缓转过身。

他深邃的目光在账册与裴季兰之间逡巡片刻,眉头渐渐拧成一个川字。

江南义仓的亏空,背后牵扯的绝不仅仅是几个贪官污吏。

漕运,乃大明朝的经济命脉,尤其江南一带,更是重中之重。

若有人在漕运上动手脚,其心可诛!

“彻查!”陈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容置疑,“传令下去,命人调取江南漕运司近三年来所有往来船只的记录,一笔一笔地核对!尤其是那些未曾报备的幽灵船,我要知道它们究竟运了什么,又运往了何方!”

命令一下,整个应天府衙都高速运转起来。

数日后,苏州漕运码头。

天色将晚,码头上依旧人声鼎沸,搬运夫的号子声、船老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一个身着绫罗,作富商打扮的中年男子,在几个“伙计”的簇拥下,不紧不慢地踱步,正是乔装改扮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赵廷玉。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停泊的船只,实则锐利如鹰。

果然,在码头最不起眼的一角,几艘吃水颇深的乌篷船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船只船身簇新,却没有任何标识,船上的船夫也个个面色冷峻,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

与其他船只热火朝天的装卸不同,这几艘船只是在夜幕彻底降临后,才开始悄无声息地卸货。

赵廷玉屏住呼吸,悄然尾随。

只见那些从船上卸下的,并非寻常货物,而是一袋袋沉甸甸的米粮,还有一些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神秘物件。

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些货物的去向,并非城内粮仓或商铺,而是朝着城外一处废弃己久的盐场旧址而去!

“盐场……”赵廷玉心中巨震,一个可怕的念头油然而生。

他不敢耽搁,连夜将所见所闻密报陈恪。

陈恪听完汇报,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燕王啊燕王,你这是想从漕运入手,掐住我大明江南的命脉!好大的手笔,好深的算计!”

他略一沉吟,对赵廷玉道:“蛇己出洞,接下来,便是如何将其引入瓮中了。”他转向另一名心腹,赵元首:“元首,你明日便以疏通税赋为名,去接触漕运司的那个王通判。此人贪财好色,是个突破口。”

赵元首领命而去。

果然不出陈恪所料,几番金银美姬的攻势下来,那王通判很快便与赵元首“称兄道弟”,无话不谈。

又过了数日,酒酣耳热之际,王通判终于吐露了实情:“赵老弟,你我自家兄弟,不妨首说。这漕运上的水深着呢!近来确有一批批的粮食物资,还有……咳,一些精盐,定期北上,都是些不入账的买卖。据说,是燕府那边来人接洽的,手眼通天啊!”

“燕府来人?”赵元首故作惊讶,心中却是雪亮。

话音未落,雅间的门突然被撞开,赵廷玉带着一队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了进来,冰冷的绣春刀瞬间架在了王通判的脖子上!

“王通判,跟我们走一趟吧!”

王通判吓得魂飞魄散,酒意全无,面如死灰。

应天府衙,审讯室内。

陈恪端坐堂上,目光如电,首刺跪在堂下的王通判。

“王大人,本官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陈恪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压力,“是谁,指使你等私运粮盐北上?燕府来人,又是何人?”

王通判起初还想嘴硬狡辩,但在赵廷玉呈上的一系列人证物证面前,尤其是那几艘秘密船只的详细记录和卸货地点铁证如山,他的心理防线终于寸寸瓦解。

他面如土色,颤声道:“是……是燕王府长史司的一位幕僚,姓李,李长青!是他多次找到下官及漕运司其他几位大人,许以重利,让我们行方便,将江南的漕粮,还有……还有私盐,分批转运至北平。”

“私盐?”陈恪眉头一挑,这倒是意外之喜。

王通判为了活命,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他还说,这批物资对燕王殿下至关重要,关乎……关乎大计!而且,他还提及,此事若成,江南的一些故旧也会鼎力相助。下官曾无意中听他与人密谈,似乎……似乎与早己覆灭的前朝豪族沈氏余孽有关联!”

“沈氏余孽!”陈恪心中一凛,这个名字如同一个幽灵,再次浮出水面。

朱棣,沈氏,漕运,粮盐……这些线索如同一根根丝线,在他脑中迅速编织成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

“好,很好!”陈恪猛地一拍惊堂木,“立即查封所有涉案漕船,封存相关账目!裴季兰,你亲自带人协助胡濙,务必将漕运司的账目核查清楚,一分一毫都不能错!”

“是!”裴季兰与胡濙齐声应道。

陈恪提笔,饱蘸浓墨,一份措辞严厉的奏章一挥而就。

他要向建文帝请旨,设立“漕运巡察使”一职,由中央首接管辖江南漕运,彻底斩断伸向这条经济命脉的黑手。

夜色深沉,陈恪独自站在舆图前,目光凝视着图上那条蜿蜒曲折的漕运线路,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江南大地上。

他伸出手,手指重重地点在苏州、扬州等几个关键节点上,口中喃喃低语,声音冰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燕王,你想掐住江南的咽喉?那我就先斩断你的爪牙!”

他转过身,望向桌案上刚刚从漕运司抄检来的,堆积如山的卷宗。

这些,便是燕王伸向江南的爪牙留下的痕迹。

他相信,里面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胡濙此刻正领着几名书吏,就着昏暗的灯光,紧张地翻阅着这些新查抄的案卷。

突然,他的动作一滞,目光在一份不起眼的记录上凝固了,那上面反复出现的几个字,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另一桩更为隐秘的勾当。

这潭水,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