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嬴政,我儿子不可能这么废
同样是嬴政,我儿子不可能这么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同样是嬴政,我儿子不可能这么废 > 第27章 我都不学

第27章 我都不学

加入书架
书名:
同样是嬴政,我儿子不可能这么废
作者:
灰猫猫小小一只
本章字数:
6880
更新时间:
2025-05-08

时间,对于凡人而言是线性流淌的沙漏,但对于此刻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始皇帝嬴政,以及那偏殿中静坐的五岁稚童而言,似乎呈现出某种非线性的、可以被意志扭曲的形态。

天幕外,嬴政深邃的目光,看向天幕中的扶苏,心中念头百转千回。

教导储君,自古便是帝国传承的重中之重。

寻常孩童到了开蒙之龄,需择师入学,系统学习。

但眼前这个...嬴政看着那双平静得不像孩童的眼眸,那里面仿佛沉淀着远古星辰的尘埃,蕴藏着超越时空的智慧。寻常的开蒙之法,对他适用吗?

左侧天幕那血淋淋的教训,淳于越等儒生对另一个扶苏思想的侵蚀与塑造,最终导致其软弱、迂腐,间接葬送帝国,这一幕幕如同烙印般刻在嬴政的灵魂深处。

他知道右侧天幕中的未来并非如此残酷,因此,他想要看看,到底是如何的教育,让扶苏成长为那般。

天幕内的嬴政陷入沉思。

诸子百家,各有其道。

儒家仁德,或可安民,却易流于空谈。

法家严苛,可定秩序,却失之刚硬。

墨家兼爱,难容于大争之世。

道家无为,与帝国开拓进取之精神相悖。

兵家杀伐,治国非止用兵。

阴阳五行,流于玄虚。

纵横捭阖,乃术非道...

为帝者,当兼容并蓄,洞悉万法,而后以无上意志,熔炼百家,铸就独属于帝国的煌煌大道!

不必精通,但必须了然于胸。

这是嬴政为自己,也为未来继承者定下的标准。

然而,面对这个近乎“妖孽”的长子,嬴政决定打破常规。

他想听听,这个拥有着超越年龄智慧的灵魂,会做出何种选择。

“扶苏。”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如同洪钟大吕,在空旷的偏殿中回荡,“天地万物,各有其理;百家学说,各有其用。”

“儒者崇礼,法者明刑,墨者尚同,道者法自然,兵者掌胜败,阴阳家察天时,纵横家衡权谋...此皆为治世之学问,强国之基石。”

“你想先学哪一家?”

他平静地将诸子百家的核心理念简略道出,每一个学派的名字,都仿佛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一种掌控世界、塑造未来的可能性。

空气仿佛凝固,殿外广场上,透过无形的天幕关注着这一切的群臣,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李斯下意识地挺首了腰杆,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法家!长公子如此聪慧,必能看透法家思想才是帝国真正的根基!

若他选择法家,自己必将倾囊相授,助他成为超越商君的法治圣者!

王翦等武将,则目光灼灼,期待着听到“兵家”二字。

如此妖孽的智慧,若用于兵略,必能将大秦的武功推向新的巅峰!

而残存的儒家官员,则面如死灰,心中哀叹。

千万别选儒家!

胡亥更是伸长了脖子,满脸好奇。

他倒是不关心大哥选什么,他只是觉得,看大哥这种“怪物”做选择,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万众瞩目之下,天幕右侧,那个五岁的扶苏,面对着父亲抛出的、关乎未来道路的宏大命题,却只是轻轻地、缓缓地摇了摇头。

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分迟疑,仿佛那些足以让天下士子皓首穷经、争论不休的百家学说,在他眼中,不过是...寻常风景。

“父皇,”他的声音依旧稚嫩,却带着一种洞穿世情的平静与笃定,“儿臣以为,这些,暂时都不想学。”

什么?!

石破天惊!

整个咸阳宫广场,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瞠目结舌地看着天幕中那个小小的身影,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都不想学?!

这...这怎么可能?!

放着帝国最顶尖的资源、最精华的学问不去碰,他想干什么?!

就连嬴政,那万古不变的帝王威严,此刻也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痕。

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不学?这不合常理!纵然你智慧超群,但知识的积累,思想体系的构建,终究需要引导和学习!

然而,扶苏那平静无波的眼神,让他压下了立刻质询的冲动。

他能感觉到,这个“儿子”的拒绝,并非孩童的任性,而是...基于某种更深层次的考量。

“为何?”嬴政的声音依旧平静,但那平静之下,蕴藏着探究的暗流。

扶苏抬起头,那双乌黑的眼眸,仿佛穿透了宫殿的重重墙壁,望向了咸阳之外,那广袤无垠、气象万千的大秦疆域。

“儿臣曾闻,”他缓缓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嗡!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所有人的心头!

这不是简单的引经据典!这是在宣告一种截然不同的认知世界、获取真理的方式!

“书本所载,终为前人所见所闻所思,纵然精妙,亦难免偏颇,难免滞后。”扶苏继续说道,他的逻辑清晰得可怕,完全不像一个五岁孩童,“父皇所言诸家学说,皆是在特定之时、特定之地,针对特定之问题而生。”

“时移世易,刻舟求剑,未必能得真谛。”

“儿臣以为,真正的治国之道,并非蕴藏于故纸堆中,而是存在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存在于万千黎民的生计之中,存在于郡县的运转之内,存在于边疆的风沙之间!”

他的小脸上,浮现出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向往与庄重。

“父皇,待儿臣成年之后,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走出咸阳,亲身去丈量这帝国的每一寸土地,亲眼去看一看那山川河流,亲耳去听一听那市井之声,亲身去体会一番那风土人情!”

“儿臣想知道,北地的长城如何抵御匈奴?南疆的丛林如何变为粮仓?关中的水利如何灌溉千里?东海的渔盐如何流通天下?巴蜀的天府如何支撑国用?帝国的律法,在每一个角落,又是如何被执行,被遵守,或是...被扭曲?”

“唯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方能真正理解这帝国的脉搏,方能洞悉其强盛之根源,亦能察觉其潜在之隐忧!”

“到那时,儿臣再回过头来,印证书本所学,或许,方能真正领悟何为‘治国’,何为‘天下’!”

一番话,掷地有声!

逻辑之严密,见识之广博,气魄之宏大,完全超越了年龄的限制,甚至超越了在场绝大多数的朝臣!

他并非拒绝学习,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宏大、更艰难、更接近事物本质的学习方式——以整个大秦帝国为书!以万里河山为卷!以亿兆黎民为师!

天幕之外鸦雀无声。

李斯脸上的炽热早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他自诩法家大才,精通权谋,可与眼前这五岁稚童的格局相比,竟显得有些...匠气了!

王翦、蒙恬等宿将,更是虎目圆睁,心潮澎湃!好一个“行万里路”!这等胸襟,这等气魄,方不负大秦储君之名!

胡亥张大了嘴巴,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

“乖乖...大哥这是要去周游世界啊?听起来...好像比读书有意思多了?”他摸了摸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羡慕。

而御座之上,嬴政久久没有言语。

他看着下方那个小小的身影,看着那双闪烁着求知与探索光芒的眼眸,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行万里路!

这西个字,深深触动了他!

他自己不也正是有此打算吗?

东巡郡县,封禅泰山,不仅仅是为了宣示皇权,更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个他一手缔造的帝国!

这个扶苏...竟然与他不谋而合!甚至...比他想得更深,更远!

将整个帝国作为学习的对象!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

风险?自然是有的。

路途艰险,人心叵测。

但与那可能获得的、对帝国最真实、最深刻的认知相比,这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彻底打破了被单一学说束缚的可能!一个亲身走遍帝国的储君,他的眼界,他的格局,绝非困守书斋的儒生或囿于律法的酷吏所能比拟!

这才是他嬴政想要的继承者!

一个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控这个庞大帝国,而非被某种思想、某个阶层所绑架的——未来之主!

一丝极其罕见的、近乎赞赏的笑意,如同冰川初融,悄然浮现在嬴政的嘴角。那笑容,带着帝王的霸道,带着对未来的掌控,更带着对眼前这个“妖孽”长子的...认可!

“善!”嬴政的声音,如同天宪昭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天地,“此志甚佳!行万里路,方知天下之大,帝国之重!”

“父皇准了!”

“待你及冠,朕许你巡游天下!去看!去听!去思!用你的双脚,去丈量大秦的每一寸疆土!用你的双眼,去看透这世间的真实!”

“朕要你带回来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对这帝国最深刻的理解!”

轰!

嬴政的话,如同惊雷落地,震得广场嗡嗡作响!

准了!陛下竟然真的准了!

一个五岁稚童提出的、近乎天方夜谭的“学习计划”,竟然得到了始皇帝的亲口应允!

这不仅仅是对扶苏个人的恩准,这更是对一种全新储君培养模式的认可!一种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却也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帝国未来!

群臣心神剧震,看向天幕右侧那个小小的身影,眼神中充满了无法形容的复杂情绪。

震撼,敬畏,期待,甚至...一丝隐隐的恐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