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寒门书童逆袭朝堂
八岁寒门书童逆袭朝堂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八岁寒门书童逆袭朝堂 > 第 41章 朝堂舌战风云起

第 41章 朝堂舌战风云起

加入书架
书名:
八岁寒门书童逆袭朝堂
作者:
小雪绒
本章字数:
3572
更新时间:
2025-05-19

夜风呼啸,灯笼摇晃。

一道黑影从屋檐跃下,落地无声。林昭眼神一冷,猛地迈出一步,右手己按在腰间的短刀上。

他低声命令:“封锁所有出口,把人围住。”

林家仆从迅速行动,脚步声杂乱却有序,将那道黑影团团围住。火光映照下,来者身穿夜行衣,蒙面,身形瘦削,动作却极为敏捷。他左右闪避,试图突围,却被早己布防好的林远拦下。

“站住!”林远大喝一声,手中木棍横扫而出。

黑影不语,反手抽出一把匕首,寒光一闪,逼退数人。林昭冷静观察,忽然开口:“你不是杀手。”

那人一顿,动作略显迟疑。

林昭继续道:“你是赵家的人?还是另有其主?”

黑影不再挣扎,猛然咬破袖中药囊,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林婉儿惊呼:“他服毒了!”

林昭快步上前,捏开对方下巴,果然发现一颗藏在齿缝中的毒丸残渣。他皱眉:“是假死药,留他性命。”

众人立刻将人控制住,拖入密室。

翌日清晨,清河州府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林昭身着青衫,立于殿中,目光平静地望着对面端坐的几位御史与士族代表。昨日之事尚未平息,今日便要面对真正的战场——朝堂辩论。

赵御史率先发难:“小小童子,竟敢妄议国政,扰乱纲常,实属僭越!”

林昭拱手作揖,语气不卑不亢:“学生不过陈述事实,并无僭越之意。若说妄议国政,那请问大人,科举乃为选贤任能,如今却成士族子弟专属之途,可还合乎圣意?”

此言一出,旁听席上有年轻士子低声议论,几位年长官员则面色微变。

赵御史冷笑:“祖制不可轻改,你一个孩童,懂得什么公平?”

林昭淡然一笑,朗声道:“《礼记·礼运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科举虽存,然寒门子弟十载苦读,往往因无人引荐、无财疏通而名落孙山。试问诸位大人,这是否违背先贤之道?”

殿内一片寂静。

一位中年官员轻咳一声:“林公子所言确有道理,但改革牵涉甚广,岂是一纸奏章便可定夺?”

林昭点头:“学生明白。因此,我提议设立专项试场,由独立评审团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如此,既保士族应得之权,亦给寒门一条出路,何乐而不为?”

赵御史脸色铁青,正欲反驳,忽听林昭话锋一转:“不过……在此之前,学生倒想请教赵大人一件事。”

赵御史眉头一挑:“何事?”

林昭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缓缓展开:“前几日,学生收到一封匿名信,其中提及一件旧案——三年前,赵家曾与边关军械商私下往来,涉及盐铁走私。不知此事,赵大人可愿向诸位同僚解释一二?”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有人惊呼:“林昭,你竟私藏密信?”

林昭神色不变:“非私藏,而是民间义士送来的证词。学生本无意揭露,只因今日辩论关乎天下寒士前途,不得不提请诸位大人,先理清吏治,再谈科举改制。”

赵御史怒目圆睁,却一时语塞。

殿中几位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开始窃窃私语,有两人甚至低声向身旁幕僚询问此案细节。

林昭见状,适时收声,抱拳道:“学生并非刻意揭人阴私,只是提醒诸位大人,若连自身清廉都无法自证,又如何评判他人之策是否可行?”

一名年迈老臣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此事……需彻查。”

另一名官员点头附和:“不错,若属实,当严惩不贷。”

赵御史额头冒汗,强作镇定:“林昭,你莫要以为这般就能动摇我等立场!科举之事,岂是你一介童子所能左右?”

林昭微微一笑:“学生不敢妄图左右诸位大人,只求一席公平之地。若大人认为时机未到,学生愿意暂缓提案,待吏治澄清之后,再行辩论。”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感意外。

赵御史更是脸色复杂,他原以为林昭会乘胜追击,却不料对方主动收势,反而让他陷入被动。

林昭拱手行礼,从容退下。

走出朝堂时,阳光正好。

林婉儿迎上来:“阿弟,你怎么突然拿出那封信?你不是说还要留着作为后手吗?”

林昭望向远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有些棋,必须提前落下。否则,等到他们联手之时,我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了。”

林婉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林昭回头看向府衙大门,嘴角微扬。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公子!”一名差役匆匆跑来,“州府传令,命你即刻前往州牧府,有要事相商!”

林昭神色一凛,随即点头:“走吧。”

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

身后,风吹动旗幡,猎猎作响。

这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对了。”他低声说道,“让林远去查一查,最近有没有人暗中接触沈老先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