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 第38章 北门锁钥:燕王的治世权谋

第38章 北门锁钥:燕王的治世权谋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作者:
云玖龙
本章字数:
3922
更新时间:
2025-04-23

北平城的晨钟撞碎薄雾时,朱棣己在都指挥使司的点兵场上站了半个时辰。秋霜凝结在他玄色蟒服的蟠龙纹上,却掩不住眼底的灼烈 —— 昨夜收到的密报称,应天朝廷己冻结北平卫的盐引配给,而他面前的三千卫兵,正用期盼的目光望着点将台上的主将。

"诸位!" 朱棣的声音撞在箭楼的城砖上,"应天断了咱们的官盐,却断不了北平的盐罐子!" 他抬手示意,二十辆盖着燕王府朱漆印的盐车缓缓驶入校场,"本王己传令燕记商号,即日起开仓放赈,每户百姓月供官盐十斤,价银减半!"

台下响起低低的惊叹。百户王勇摸了摸腰间的空盐袋,想起上月全家靠腌菜下饭的滋味。他抬头望着点将台上的朱棣,发现藩王的蟒服袖口己磨得泛白 —— 那是故意拆去金丝的旧衣,却比新制的华服更得人心。

午后的积水潭畔,朱棣亲自给百姓分发盐引。老妇人颤巍巍地接过盖着燕王府印的竹牌,忽然跪下:"王爷,您比朝廷的盐使司公道!" 他扶起老人,袖中滑落的海东青玉佩在阳光下一闪:"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北平有北平的活法。" 这话像长了翅膀,傍晚便传遍九门 —— 燕王的盐引,比应天的更实在。

戌初的卫所军帐,炭火烧得噼啪作响。朱棣解开铠甲,露出肩头的旧伤 —— 那是十年前北伐时被蒙古弯刀留下的疤痕。"李千户," 他将热酒递给浑身是雪的旧部,"马市的三十车战马,明日就能到居庸关?"

李勇刚从辽东归来,鞍上还沾着科尔沁的黄沙:"殿下放心,蒙古各部都念着您开马市的恩情。" 他望着朱棣案头的《武经总要》,书页间夹着片琼花花瓣 —— 那是从应天带回的旧物,此刻却成了刺目的存在,"应天派来的盐政御史,己在查燕记商号的账......"

朱棣突然拍案:"查账?他们冻坏了北平的百姓,却来查本王的赈盐!" 他抽出佩剑,在地图上划过居庸关防线,"传令下去,各卫所即日起屯田自养,每收获十石粮,可换燕记商号的官盐一石 —— 咱们不靠应天,也能吃饱饭、守好边!"

重阳日的城隍庙,檀香混着烤羊肉的香气飘满街巷。朱棣穿着青布棉袄,亲自给香客们分粥。当他走到盲眼的老乐户身边时,老人突然抓住他的手:"王爷的手,和十年前给咱们送越冬棉袍时一样暖。"

庙廊下,侯泰正将写着 "燕王保境" 的黄纸分发给香客:"朝廷断了咱们的盐,王爷自掏腰包买盐;朝廷撤了咱们的粮,王爷带咱们开垦荒地。" 他压低声音,"昨夜蒙古商队又运来了三百匹战马,就藏在昌平的山谷里......"

暮色中的城隍庙钟声响起,朱棣望着香客们胸前的黄纸,忽然想起陈砚在应天推行的 "百姓监盐"—— 民心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转身对侯泰耳语:"明日起,让燕记商号的伙计走街串巷,讲讲应天如何苛待北疆百姓,再讲讲咱们的屯田制......"

立冬后的演武场飘着细雪,朱棣看着五千新兵练习骑射,忽然注意到排头的少年手中握着的,竟是用琼花树枝削成的箭靶。他策马靠近,少年慌忙跪地:"小的买不起木靶......"

"起来。" 朱棣摘下自己的雕弓递过去,"琼花是应天的花,可在北平,咱们的箭靶该用胡杨木。" 他指着远处的燕山,"等你们练好了骑射,咱们就去那里打皮子、换战马,让应天的盐引,永远堵不住北平的弓弦!"

新兵们的呼喝声惊起寒鸦,侯泰趁机将编好的歌谣传给各营:"燕王屯,百姓稳;燕王守,胡马遁。" 这些带着北疆口音的顺口溜,随着运盐的车队传遍长城内外,连蒙古部落的帐篷里,都开始流传 "北平王不喝百姓血" 的说法。

五、密室中的星斗谋

子月的燕王府密室,烛火映着满墙的北疆地图。朱棣捏着应天送来的革爵诏书,忽然冷笑 —— 诏书上盖着的玉玺,在他眼中不过是块石头。"侯泰," 他指向地图上的开平卫,"把咱们的赈盐分出三成,送给兀良哈三卫的酋长,就说北平的盐,比应天的咸得实在。"

幕僚展开浸透香蜡的密信,上面用蒙古文写着 "马市重开" 的约定:"殿下,科尔沁部答应以马换盐,可咱们的盐......" 朱棣抬手打断:"燕记商号的盐仓,不是还有从琼花坞运来的私盐?" 他望向窗外的星斗,逆转的北斗在云层后若隐若现,"应天要断咱们的生路,咱们就自己凿开盐矿 —— 太行山里的岩盐,足够喂饱十万铁骑。"

更漏声中,朱棣忽然取出马皇后亲赐的星斗纹玉佩。与朱标不同,他的玉佩刻着逆转的北斗,此刻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如同即将破晓的天光。他知道,当北平的百姓尝到便宜官盐的滋味,当卫所的士兵习惯了屯田自养的日子,所谓的 "革爵查办",不过是应天朝廷的一纸空文。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朱棣站在北平城头,望着远处燕山山脉的轮廓。寒风吹过他的鬓角,却吹不散眼中的锐意 —— 他己让人在盐引上暗刻 "永乐" 二字,那是他为北平百姓许下的年号,更是他治世权谋的开端。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城头的海东青旗时,旗角的流苏恰好指向南方,那里是应天,也是他即将踏上的征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