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 第47章 毒盐迷云

第47章 毒盐迷云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明朝:我是太子朱标
作者:
云玖龙
本章字数:
4114
更新时间:
2025-04-24

应天城飘着细雪,西市的药铺前排起长队。陈砚戴着斗笠,看着抱腹干呕的妇人被搀扶着走出,袖中装着从她家厨房取来的盐粒 —— 粗糙泛黄,指尖一捻便有沙砾硌手。

"张大娘,您家用的盐," 陈砚蹲在青石板上,握住老妇人颤抖的手,"可是从南巷的‘聚福号’买的?" 妇人咳了两声,眼角挂着泪:"说是宫里出来的星斗盐,谁知道吃了闹肚子,连小孙子的眼睛都发涩......"

她松开手,盐粒落在雪地上,融化处露出细小的沙砾。陈砚的心沉了沉,想起昨夜朱允炆送来的密报:三日内应天医馆收治了七十二例盐中毒患者,症状皆是腹痛、目赤,无一例外用了带海浪纹包装的盐。

东宫偏殿,朱允炆正在用算筹排列盐引流通路径。二十三根竹筹代表二十三处官盐铺,其中九根缠着红绳 —— 那是近期被举报卖假盐的铺子。"娘娘看," 他指着交叉的算筹,"所有问题盐铺,都在每月十五领过尚食局的‘特供盐’。"

陈砚摸着算筹上的刻痕,那是朱允炆连夜核对账本时留下的:"尚食局每月十五开库放盐," 她忽然想起管库太监王忠的死状,指甲缝里的膻毛与朝鲜进贡的羊毛质地相同,"朱棣的私盐,怕是混在朝鲜贡盐里进了宫。"

朱允炆忽然递过片染着蓝粉的碎布:"这是从中毒患者家中找到的,与居庸关截获的走私盐袋材质一样。" 他的指尖划过布片上的海浪纹,与陈砚袖口的双股线形成对比,"儿臣查了工部档案,这种单股麻布,只有北平的燕记商号在用。"

尚食局的地窖阴冷潮湿,陈砚举着烛台,照亮墙角堆积的空盐袋。袋口的麻绳还带着潮气,她数了数针脚:"每寸十二针," 对比着自己带来的真盐袋,"真正的星斗盐袋,每寸是十五针。"

朱允炆蹲下身,用银簪挑起袋底的残留物:"除了沙砾,还有这种蓝色粉末。" 他忽然想起在居庸关见过的伪造盐引,姚广孝曾说那是磷粉,遇火即燃,"朱棣是要让百姓以为,吃了朝廷的盐会遭天谴。"

地窖深处传来滴水声,陈砚的鞋尖忽然踩到硬物 —— 半枚残缺的木印,刻着 "永乐元年" 的字样。她与朱允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是燕王府私造的年号印,竟出现在皇宫禁地。

与此同时,居庸关的帅帐内,朱标正在检视新截获的走私盐车。周兴掀开毡布,露出码放整齐的盐袋,每袋角落都缝着片海浪纹布标:"这些盐来自朝鲜,沙砾含量超过三成。"

朱标捏起把盐,粗粝的颗粒划过掌心:"朱棣把朝鲜的粗盐当宝贝," 他指着布标上的尾纹 —— 比朝廷的多了道分叉,"还在上面做了记号,好让草原人以为这是‘神盐’。"

宋晟递过从盐商身上搜出的密信,信末盖着燕王府的火漆印:"他们打算在正月十五闹花灯时,让百姓看见盐在火中显字。" 朱标冷笑,将信投入炭炉:"磷粉遇热会烧出蓝字,无非是‘朝廷无德’之类的鬼话。"

他忽然想起陈砚的信中提到,应天的毒盐案牵扯到尚食局,指尖不自觉地着案头的验盐筛 —— 那是陈砚设计的铜制筛子,细孔刚好能滤出沙砾。"传令下去," 他对宋晟说,"在每个关卡设置验盐台,让百姓自己筛盐,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妖法。"

应天的雪越下越大,陈砚与朱允炆在回宫的轿子里相对而坐。暖炉的火光映着他眼下的青黑,陈砚忽然发现,他的袖口磨出了毛边 —— 那是连日查案时蹭到地窖石壁留下的。

"殿下该换件衣裳了," 她从袖中取出块绣着算筹纹的绢帕,"明日还要去查看通州的盐仓。" 朱允炆接过帕子,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娘娘才该歇着," 他望着她鬓角的白霜,喉结滚动,"自从父皇离京,您每日只睡两个时辰......"

轿帘突然被风吹开,雪花扑入,陈砚的斗笠滑落。朱允炆看见她耳后新添的红痕 —— 那是今日在药铺被百姓推搡时蹭到的。他忽然伸手,替她拢好鬓发,指尖划过她冰凉的耳垂,像触碰易碎的盐晶:"儿臣多希望," 他低声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算学弟子,能替您分担这些风沙。"

陈砚慌忙避开,耳尖发烫。她看见轿外的宫墙下,有小太监正用新运来的盐粒扫雪 —— 那是从居庸关加急送来的纯净盐,粒粒晶莹如雪。忽然想起朱标在信中写的:"盐最干净,因为容不得沙砾;人心最复杂,因为总藏着私念。"

子夜时分,陈砚在兰芷宫整理案情,案头摆着三列证物:带沙的毒盐、单股线盐袋、刻字木印。算筹在羊皮纸上排出二十三道横线,每道线对应一个中毒患者的住址 —— 竟都分布在燕记商号的分店周围。

"娘娘," 女官呈上密报,"通州盐仓发现五车朝鲜粗盐,包装与尚食局流出的一致。" 陈砚在舆图上圈出通州,忽然发现,那里正是朱棣的私港航线终点。算筹在她掌心发烫,她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掺沙案,而是要动摇国本的毒计。

与此同时,居庸关的烽火台亮起绿灯,那是向应天传递的平安信号。朱标望着北疆的星空,忽然想起陈砚教他的辨盐歌:"一筛沙,二滤卤,三晒盐晶白如珠。" 此刻,他多希望这场毒盐迷云,也能像筛盐般,早日滤去沙砾,现出真相。

雪停了,应天的晨钟响起。陈砚望着窗外初晴的天空,忽然发现,朱允炆留下的算筹,不知何时被摆成了两个交叠的盐袋形状 —— 就像他们此刻交叠的命运,在这场迷云中,再也难分彼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