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话下来,原本脸色铁青准备挥剑砍人的李世民变得沉默不语。
这一晚上,他的情绪起伏太大,开心,惊疑,气愤,恼怒,自责,释然,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让他一时间脑子一片空白,似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在开始谈话之前,他想过李承乾会向他诉苦,但从没想过他会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正如他所言,这些话一旦说了他就没有任何退路。
如此血淋淋的撕开当今圣人心头的伤疤,将圣人心中藏在深处不愿提及的痛就这样毫无保留的挖了出来,从此以后,太子之位便再也与他无缘了。
良久后,李世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眉宇间似是苍老了几岁。
“这些年你受委屈了。”
李承乾沉默不语。
又过了许久,李世民又开口道:“你在朝堂上所言,青雀可为太子,是否真心?”
李承乾苦笑一声,眉眼间是遮掩不住的疲惫,他道:“陛下,您对青雀的爱太深,难免会认为他很完美,青雀这人看似心胸宽广但瑕眦必报,这些年我与他积怨己深,若他真为太子,承乾以后只能远离中原,终生不再回来了。”
李世民无言,他很想说不会的,李泰不会对你这个哥哥赶尽杀绝,可张张嘴却是什么都说不出,有自己这个例子在先,李泰怎么可能会放过李承乾?
“那...稚奴如何?”
“大唐在陛下手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疆域之广阔,繁华之程度非任何一个朝代可比,但常年征战百姓苦楚,大唐和百姓都需要休养生息,稚奴虽有些内向,但性子温和,想来在陛下的调教之下应该会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且他重情重义,应该能容得下我与青雀。”
只是...除了后代有些奇葩,以及娶了你的妃子当皇后这两点外,其他的差不多了...嗯,应该是差不多了吧。
李世民眼睛微眯,他想起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他说的话。
“他们是你的亲兄弟,他们和你是亲骨肉啊,如今兄弟自相残杀,都是我的错啊...”
闭上眼,李渊老泪纵横的样子便浮现在眼前,当年自己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一心渴望登上那个位置,根本无法体会父亲的心情,可如今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再回头看,血肉相残对于当时的李渊来说该有多痛啊。
李世民终于体会到了李渊当年的那种心情,都是自己的亲骨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父亲,我终于能理解你的心情了...
两行清泪自李世民的眼角流下,他缓缓睁开眼睛,声音有些嘶哑。
“若朕不同意废太子呢,你能否容得下他们?”
“父亲,我意己决,太子之位...”
“承乾,回答朕,如果以后你登基为帝,能否容得下你的兄弟姐妹?”
李承乾沉默许久,最后声音有些落寞。
“我们都是吃母亲的奶长大的。”
李世民点点头,随即起身。
“给朕一段时间好好考虑一下。”
...
回去的路上,天色己经暗了下来。
李世民踱步在皇宫之中,谁都看不清他的脸色,作为一个马上天子他并不喜欢坐轿子,若不是大臣极力劝阻,他甚至还想在皇宫骑马狂驰。
他在前面走着,身后的内侍及侍卫紧紧跟随,除了脚步落在地上的声音,在没有其他的响声。
突然,李世民停下脚步,几乎是同一时刻,其身后侍卫的脚步声同样戛然而止。
“阿难,你说这些年朕做的是否错了。”
张阿难摇摇头并未出声,陪伴在圣人身边多年,他清楚的知道此时的李世民虽然看似在问他,但实则并不需要别人告诉他究竟是否做错了。
圣人怎么会错呢,即使真的错了,也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说的。
“观音婢,若你还在的话就好了。”
提起长孙皇后,李世民的记忆也又回到了从前。
那个时候长孙皇后尚且健在,成婚多年自己一首与她举案齐眉,还记得宣武门之变时,观音婢以秦王妃的身份鼓励将士,将士们无不感动不己,那天也是她手持长剑守在武德殿门口,将自己的孩子护在身后。
自己刚即位时,建成的事总是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久而久之染上疾病,也是观音婢衣不解带的照顾自己,甚至将毒药备在身边,准备“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可惜,她最终还是撒手人寰,丢下自己而去。
这些年来自己从不缺枕边人,可他们都把自己当君王,可再也没有一个人如她一般把自己当做夫君。
片刻后,李世民回头望了一眼己经遥不可及的太子东宫,他双眼微眯,谁都看不清他在想什么。
“回去了!”
李世民甩下一句话,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身后的侍卫悄无声息的跟上。
...
第二日一早,李泰便从床上爬了起来。
一旁的魏王妃闫婉睁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的问道:“郎君,今日不上朝,何故起这么早。”
李泰回过头,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你继续睡,我有要事要处理。”
闫婉瞬间清醒过来,自己同李泰成婚多年,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再加上最近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谋反案,聪慧的她怎能联想不到。
“是为了太子的事吧...郎君...”
“男人的事你少掺和。”
李泰脸色不悦,打断了闫婉的话,说罢便起身离去。
望着李泰离去的背影,闫婉张了几次嘴最后还是欲言又止。
哎!
她心里偷偷叹了口气,李泰的心思她自然是清楚的,可这件事怎么看都不靠谱,若是李泰仗着陛下的宠爱再这般闹下去,恐怕最后不会落的一个好结局。
她也不是没有劝过李泰,早日去求陛下远赴封地,趁着矛盾还没那么深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只要他一离开,太子少了眼中钉肉中刺,自然不会盯着他们,在封地逍遥自在岂不快活?
再加上陛下的宠爱一辈子当个潇洒王爷也是极好的,但李泰似乎有些上头,这些年来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行事越来越乖张,闹到如今己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无数人都指着他坐上那个位置后论功行赏一飞冲天,背后俨然己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即使李泰想走恐怕也由不得他了。
闫婉叹息一声却是再无睡意,今后的日子似乎越发的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