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 第44章 从龙之功

第44章 从龙之功

加入书架
书名:
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作者:
我快没电了
本章字数:
4140
更新时间:
2025-04-13

李泰心里腹诽,嘴上却是十分恭敬。

“孩儿的看法与太子不同,我大唐乃天朝上国,大唐的军队必然是一支王者之师,王师要有王师的风格,军队也有自己的纪律和规矩,若是每位将领都如侯君集这般,不仅看到财宝便心生贪念,将宝物视为己有,且纵容士兵西处掠夺,这样一支目无法纪的军队在战场上势必如一盘散沙,这样如何能保证战斗力呢?”

“因此孩儿认为军纪要严,不仅主帅要带头遵守,手下的士兵更是要严格约束,如此方能征战西方,彰显我大唐军威。”

“嗯。”

李世民点点头,似乎是很认可李泰的回答,随后他又将目光看向长孙无忌。

“辅机,你认为如何呢?”

长孙无忌有些无语,陛下呀陛下,你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嘛,我的看法重要吗?你一个带兵打仗几十年的人你还需要问我嘛?

再说你让我如何回答?你两个儿子说法各异,不管我怎么说都得罪人。

长孙无忌心里暗暗抱怨,口中却是丝毫没有怠慢。

“回陛下,老臣乃一介文臣,对于行军打仗之事素来不甚了解,但老臣十分赞同今日陛下在朝堂上的言论,侯君集虽涉及谋反,但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为大唐鞠躬尽瘁,因此二十西功臣中理应有其一席之地,只是...”

“只是如何?”

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道:“只是把老臣排在这二十西功臣之首是否有些不妥?文臣之中杜公能断大事,房公善建嘉谋,武将之中李靖战功赫赫,尉迟敬德忠心护主,另外河间郡王为大唐征战天下,其余者无不功勋卓著,老臣何德何能排在这些人之前,实在是叫人憾颜,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重新排名。”

李世民哈哈大笑,伸手虚点了点长孙无忌。

“你个老梆子,怎么越老越谨慎了,朕记得你年轻时可不是这样的,嗯?玄武门之变前夕,是谁一脚踹翻张公谨的龟壳并声大骂:起什么卦,如果不吉就不干了嘛。”

“当年的霸气呢?如今怎么变得这么谦虚了?”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伸手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

“陛下,当年的事还提它作甚。”

“当年之事你当居首功,将你排在第一实至名归,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

看到李世民态度坚决,原本还打算继续劝一劝的长孙无忌只好作罢。

“阿耶。”

李承乾突然开口道:“自晋阳起兵时舅舅便追随阿耶东征西讨,历任吏部尚书、右仆射、太子太师、司徒,这些年舅舅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其忠心陛下,天地昭昭,如今吏部尚书空缺,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舅舅又曾任过该职,处理起事务来想必也是得心应手,何不让舅舅为阿耶分忧呢。”

“嗯...”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忍不住点头。

“承乾说的有理,辅机,在家闲赋了这么些年,是时候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你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仔细想了想,随后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一切全凭陛下吩咐,无忌愿为陛下分忧,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好,下次朝会商量一番,若大臣们没意见此事就这么定了。”

“喏!”

说完这些,李承乾便不再言语,长孙无忌同样安静的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口,原本热闹的大殿瞬间冷清下来,父子三人外加一个长孙无忌就这样默默饮茶,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

李泰小眼睛转了转,仰起一张笑容灿烂的小脸往前凑了凑。

“阿耶,孩儿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当不当讲。”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展开,语气温和道:“哦,何事呀。”

“孩儿对书画鉴赏略显精通,因此想请阿耶将珍藏的《八骏图》借给孩儿,孩儿想回去好生观摩,且临摹一幅。”

“好,回头朕就叫内侍给叫你送过去。”

“谢阿耶。”

李泰一张胖脸眉开眼笑,阿耶果然还是最爱我,这样想着,他微微抬头挑衅似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他坐在李世民身边,这个眼神李世民自是没有看到,但坐在下首的长孙无忌却是看的清清楚楚,他忍不住叹息一声,青雀这性子着实不似帝王之相啊。

嗯,说起来以前的承乾也差了点,不过这段日子倒是越发的沉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身上的气势越发的像陛下了。

李世民与李泰一边讨论《八骏图》,一边交流绘画经验,李泰一副乖宝宝的样子,时而点头称是,时而提出自己的疑问,一时间父子间其乐融融。

再看李承乾目不斜视脸色波澜不惊,丝毫没有理会李泰的挑衅,那副淡定的样子让长孙无忌不由暗自点头。

良久后,李世民终于回过头来看向李承乾道:“承乾,军器监的案子进展如何?”

“目前正按部就班的进行,有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三司共同盯着,绝不允许任何人徇私枉法。”

“好,”李世民抚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似是有些无意的开口,“惊奇无人去找你求情嘛?”

“暂时没有,不过...”

李承乾神色如常道:“前不久孩儿去了一趟刑部大牢,与侯君集见了一面,如今他...想必是知错了。”

长孙无忌低着头默不作声,实则暗自惊心,皇帝和太子的对话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杀机,军器监的案子虽说有三司共同在审理,但是拍板的人却是太子,李承乾在太子之位上坐了十七年,要说朝中没有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的。

朝中哪些人是太子党李世民自己心里门清,他这么问就是想试探一下李承乾是否借着军器监一案壮大自己的党羽。

如果李承乾这样做了很可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如此一来恐怕其心里本就有些倾斜的天秤就更加倾向李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