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三人为巡查使,负责巡查淮南、江南、岭南、山南、剑南、陇右六道以及黔州,一旦发现官员有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之行为,可就地免职,若情况严重可先斩后奏,一切便宜行事。”
李世民的声音充满冰冷,让在座的大臣无不胆寒。
看来这一次陛下要动真格的了。
这么多年来,整个大唐一首是君亲民和的温馨景象,让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贪污!
自古以来,只要有人,只要有官,那就存在利益关系,只要有利益,就必有贪污。
莫说是李世民,朱元璋杀的那么狠,也无法彻底根除贪污,就算是玉皇大帝天王老子,贪污照样存在。
这是人的天性,任谁都无法改变的。
不过,虽然无法根治贪污,但是杀几个贪官为老百姓伸伸冤逗逗乐还是可以的。
安排完十道的巡查使,便只剩下长安所处的雍州,以及附近的幽州、宜州、同州、华州和岐州五地,因为受雍州一并管辖,因此并不在十道管理之内。
雍州的长官称为雍州牧,彼时正由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李泰担任。
朝会结束之前,李世民亲笔提了这西句,命人将其裱起来挂在各个部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官员要以此为镜,可以明其德。
等到朝会散去后,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便并肩离开,等到走出一段距离后,长孙无忌回头望了望,又示意跟在二人身后的狗儿退后。
确认西下无人后才凑到李承乾耳边低声问道:“张玄素三人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苦笑了一声,颇有些无奈的道:“舅舅,这三人平日里管的我很严,我本意是想通过论道逼着其主动离开,否则我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盯在眼里,但没想到这三人似乎是受了些刺激,竟会在大殿之上说出来。”
长孙无忌一怔,旋即有些担心的道:“今日在大殿之上他们三人的言论,接下来必将使你立于风口之上,后面处事一定要低调,否则必然会引来陛下的猜忌。”
“舅舅教诲的是,”李承乾收起苦笑,他己经意识到了,“多谢舅舅今日在大殿之上为我解围,否则我倒是有些骑虎难下了。”
长孙无忌摆摆手。
“你我之间何必客气,不过今日之事也有好处,陛下本身就在你和魏王之间摇摆不定,今日过后恐怕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以你为目标,陛下若再想易储必将遭到天下读书人的反对,今后只要你不犯什么错误这个位置是绝对不会动摇了。”
“只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要低调行事,另外注意魏王那边,他们恐怕不会善罢甘休,韦挺那个老家伙有我亲自盯着,应该没有问题,房遗爱是个草包,你只需要注意杜楚客和柴令武即可。”
“特别是杜楚客,整个京兆杜氏几乎都站在他身后,况且此人心狠手辣,常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定要切记切记。”
李承乾点点头,如今他还是势单力薄了些,有一个如此强势的爹,和一个心狠手辣一心想上位的弟弟,日子确实不好过啊。
哦,可能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看看人家的支持者,在看看自己的支持者,李承乾忍不住有些头大。
汉王李元昌,李世民的异母弟弟,和李承乾谋反的意图不要太明显,恐怕即使谋反成功,二人之间也终有一战;
吏部尚书侯君集,参与谋反很大的原因是因高昌之战贪财被告入狱,他认为自己乃开国功臣,拿点财物不算什么,尽管李世民后来将其放了出来,但此后便心怀不满,以他的性格即使不参与谋反恐怕最后也不会善终;
至于李安俨和赵节都是各怀鬼胎,唯有一个杜荷算是铁杆心腹,但人微言轻没什么话语权。
自从杜如晦死后,整个京兆杜氏几乎全部转为支持杜楚客,选择活着的尚书还是死了的宰相,似乎并不难做出选择。
况且尚书背后还有深受陛下宠爱,有很大概率成功上位的魏王。
若魏王日后登基,五姓七望恐怕就要变成六姓八望了。
当然其实这些都是其次,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李世民的态度。
二人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门口处。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被一阵嘈杂声吸引了注意,平日里这个时候大臣们都该散去了,可今日竟全聚集到一起,叽叽喳喳指指点点,显的颇为热闹。
“什么情况?”
不等李承乾询问,狗儿立刻小跑几步上前查探情况,几息之后又迈着小碎步跑了回来。
“回殿下,是礼部尚书和门下侍中打起来了。”
李承乾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等到众人看到李承乾后,嘈杂的现场突然变的安静,原本被人抱住但口中仍骂骂咧咧的李道宗觉得有些不对,一回头便对上了李承乾的眼睛。
“太...见过太子殿下。”
李道宗施了一礼,脸上露出讪讪的笑。
一旁的马周衣衫不整发丝凌乱,此刻正怒目圆睁的看着李道宗。
李承乾冷冷的瞥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道:“李道宗,李尚书,在宣政殿门口殴打朝廷大臣,你是不是觉得陛下让你闭门思过还不够,连头上这顶乌纱帽也不想要了?”
李道宗表情一僵,脸上的讪笑很快消失不见,他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骂马周,是因为仗着自己的功劳,他是李世民的堂弟,本身就是皇室宗亲,加之军功卓越,自然有其嚣张的资本。
李道宗一生功勋卓著,参与攻打刘武周、王世充、东突厥、吐谷浑等诸多战役,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在唐初宗室人物中与河间郡王李孝恭并称为“贤王”
原本李孝恭在的时候还能压他一头,但自从贞观十五年李孝恭去世之后,李道宗便是李氏宗亲第一人。
诸多光环之下,也就导致李道宗为人傲慢,但傲慢归傲慢,他可以不将马周放在眼里,却不能轻视李承乾,毕竟储君也是君。
因此面对李承乾的问责,他只是挠了挠脑袋,闷声道:“太子殿下,老臣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