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未明,宅院里就被一阵刚劲有力的“砰砰”声打破了宁静,李守一正全神贯注地练着崩拳。每一次出拳,都像是要把空气撕裂,拳风虎虎生威,尽显这门功夫至阳至刚的威力。汗水从他额头不断渗出,浸湿了衣衫,但他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刘莽在一旁抱着双臂,满意地看着李守一,开口说道:“守一,这崩拳你近来练得愈发有模有样了,劲道和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不过,练武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可千万不能有丝毫懈怠。”李守一听罢,收拳站定,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眼神坚定地回应:“师父,您放心,我一定会持之以恒,把崩拳练到极致。只是我琢磨着,咱们道家的学问浩如烟海,除了武功,我还特别想多钻研钻研其他门道。”
刘莽爽朗地大笑起来:“好小子,就等你这句话呢,看来你是真的上心了。行,从今天起,咱们就正式开启道学的修行之路。这道家的学问,那可太博大精深了,降妖除鬼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像相术、阴阳宅、算命、卜卦、行医这些,每一样都蕴含着天地之间的深刻道理和规律。”
说完,刘莽便带着李守一走进了新整理的书阁。一推开门,一股淡淡的书墨香气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籍,有的书皮己经泛黄,一看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刘莽在一个书架前驻足片刻,伸手从众多书籍中取下一本,递给李守一,说道:“这是相术入门的典籍,相术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人的面相、手相,来推断其性格特点、人生运势。古人常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内心的善恶、经历的多少、性格的特征,都会在面相和手相上留下痕迹。”
李守一双手接过书,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画着各种各样的面相和手相图谱,旁边还配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注释。他指着其中一个面相图,好奇地问道:“师父,您瞧这个,书上说长这种面相的人性格坚毅刚强,是真的吗?就这么看看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刘莽凑过去仔细瞧了瞧,笑着解释道:“相术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绝对化。人的性格和命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术只是一种参考。比如说,有的人天生面相看起来温和柔弱,但经历了重大的人生变故和磨难后,也可能变得坚韧不拔、刚强果敢。所以啊,看相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接着,刘莽又拿起一本关于阴阳宅的书,继续讲解:“这阴阳宅之术,可关乎着人们的居住和墓葬的风水格局。阳宅主要讲究的是居住环境的气场和谐,好的阳宅风水能够让人生活舒适、家庭和睦、事业顺遂;而阴宅则关系到逝者的安宁,据说也会对子孙后代的运势产生影响。你看这书上画的八卦方位,还有山水地势的布局,每一处细节都有着特殊的讲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李守一听得出神,忍不住提问:“师父,那是不是只要找到了风水绝佳的宝地,就能保一家平安、万事大吉啦?”刘莽伸手轻轻敲了敲他的脑袋,笑着说:“你这小子,想法太简单啦。风水固然重要,但人的善恶、德行才是根本。就算有再好的风水,如果为人刻薄、作恶多端,也难以获得长久的福运。所以说,我们研究阴阳宅风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导人们积德行善,顺应自然规律。”
随后,师徒二人又探讨起算命和卜卦的学问。刘莽耐心地说道:“算命呢,是根据人的生辰八字,也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通过一套复杂的算法来推算一个人一生的运势起伏、吉凶祸福;而卜卦则是通过特定的工具,比如龟甲、蓍草或者铜钱,摇出卦象,再根据卦象来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和吉凶结果。不过你要记住,无论是算命还是卜卦,都只是给我们提供一种参考和指引,命运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不能过分依赖这些东西。”
李守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师父,我明白了,这些学问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而不是让我们盲目迷信。”刘莽欣慰地笑了:“没错,你能领悟到这一点,说明你真正开窍了。”
最后,刘莽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医书,语重心长地说:“这行医之道,可是我们道家济世救人的重要手段。我们身为道士,不仅要降妖除魔,维护世间的安宁,还要悬壶济世,救人性命。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通过望、闻、问、切这西种基本的诊断方法来判断病情,然后再运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李守一翻开医书,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草药名字、病症描述和药方,不禁皱起了眉头:“师父,这学医可真不容易啊,感觉比练武还难。”刘莽笑着鼓励他:“难是肯定的,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下功夫,没有学不会的。以后啊,为师会带你到山中认识各种草药,教你如何辨别它们的药性;还会教你如何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舌苔,听声音、问症状,以及摸脉象来准确诊断病情。说不定哪天,你还能成为一代神医,造福一方百姓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守一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道武兼修生活。每天清晨,他依旧雷打不动地早起练习崩拳,从最基础的拳法招式,到发力技巧、步伐移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不断打磨自己的功夫。有时候,练得太投入,连早饭都顾不上吃。
白天,他则跟着师父潜心学习各种道法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缠着师父问个不停。有时候,师徒两人会因为一个学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
有一次,在讨论卜卦的一个卦象时,李守一和刘莽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李守一坚持自己对卦象的解读,认为事情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刘莽则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李守一理解有误。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得热火朝天。最后,刘莽提议:“这样吧,咱们别光纸上谈兵,找个实际的例子来验证一下。听说明天有个商队要来镇上,咱们就用卜卦预测他们此行的吉凶,看看谁的判断更准确。”
第二天,商队如期抵达镇上。商队的首领是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中年男子,名叫王虎。刘莽带着李守一上前,礼貌地向王虎说明来意。王虎为人豪爽,一听是用卜卦预测商队行程吉凶,觉得十分新奇,便爽快地答应配合。
李守一和刘莽各自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开始起卦。李守一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摇着手中的铜钱,眼睛紧紧盯着铜钱落下的卦象,然后对照着卦书,仔细分析解读。刘莽则气定神闲,运用自己独特的起卦方法,很快也得出了结果。根据各自的卦象,李守一预测商队此行会遭遇一些小波折,但最终不会有大的危险;刘莽则认为商队一路都会平安顺遂。
几天后,王虎的商队完成了行程,回来向他们反馈情况。原来,商队在途中确实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小暴雨,货物有些受潮,但好在损失不大,最终顺利抵达目的地。李守一高兴得跳了起来,兴奋地说:“师父,您看,我的预测准了吧!”刘莽也笑着点头:“不错,你这小子,学得还真快。不过,这卜卦之术,每次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卦象的解读也会有所差异,还得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加准确地预测。”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李守一在道武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他的崩拳愈发刚猛凌厉,一拳打出,仿佛能听见空气被震爆的声音;道法知识也日益扎实,无论是相术、阴阳宅,还是算命、卜卦、行医,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他深知,自己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家高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每一次的点滴进步都让他充满了信心和动力。而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学习过程中,他与师父刘莽之间的师徒情谊也愈发深厚。他们一起在藏书阁中翻阅古籍,探索道学的奥秘;一起在山中寻找草药,辨认药性;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