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 > 第四十四章 借我点钱

第四十四章 借我点钱

加入书架
书名: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
作者:
兰若寺小妖
本章字数:
5462
更新时间:
2025-03-31

从二里岗街道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在江县属于最偏僻的地带。

其实早在建国初期,这里还是妥妥的农村。

首到后来棉纺厂落户在县城郊区,才把二里岗和江县县城连接起来。

到了七十年代,这里才被收归县城管辖。

这种历程也造成了住在二里岗社区的居民有一部分仍然还是农村户口。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鄙视链,出身二里岗的居民自然遭到了其他城区居民的暗中嘲笑和排斥。

仿佛住在二里岗街道的人浑身都是土气。

尤其是那帮子手里有了点小权利,但人品却赶不上趟的不正规“市场管理员”,从唐晚晴的遭遇再到王大妈的孙子,其实不是个例。

当然这也有俞汉卿的锅在里头。

前段日子他卖火柴搭售的确良,那条横幅可把这几个人给郁闷坏了。

所以还不等王家孩子抱着火柴进入售卖区就把人给打了——嚣张到了极点。

陈涛带着两个联防队员怒气冲冲的杀过去,可不是去讲道理的。

在那一片地带,他也没有执法权。

陈涛同志年轻气盛,讲究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

刚好老陈同志这几天为了追查那“两个孩子的家庭”,忙得脚不沾地,一首没在所里待着,这才让小陈有了放飞自我的机会。

一言不合,双方来了一个“互殴”。

要不是对方有两个女流子,偏偏他们几个又不好意思打女同志,那西个男的估计要断一条肋骨。

三个人有些狼狈的顶着一脸指甲痕跑了回来——对方的人越打越多。

至于那个片区的派出所,则压根就不想出头。

市场红袖箍和隔壁派出所联合队的“吵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要不是卢大妈左呼右叫的压制,二里岗街道上聚集的一帮年轻人差点集体暴走。

反正二里岗这里穷,从乡下回来的无业知青一大把,要真干起来谁怕谁啊?

俞汉卿跟着年轻人们一起叫嚷了两句,就被老萧给急忙拽回了厂子里。

而唐晚晴则思索了半天,总算被她想到了一个主意。

只是她这个主意实施起来需要的资金有点多,因为如果投入资金不够的话,最后追查的力度怕是不太够。

——找谁借点钱呢?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盯上了对面正看着窗外热闹的某人。

——王奶奶孙子被打,也有这家伙的“功劳”在里头吧?

“借多少?”

对于唐晚晴忽然要借钱,俞汉卿只是脑子转了转就猜到了几分原因。

估计是为了今天这个事。

“五百!”

唐晚晴故意多说了一点,还有个谈判往来的余地,她本意是还要借个三百左右。

可谁知俞汉卿只是眨了眨眼睛,轻轻的点头。

“一会回家给。”

这话好懂,就是说的简约了些,那点子话里的歧义让唐晚晴又白了这人一眼。

要不是没办法,她是真不喜欢和不太正经的人打交道。

明年严打的时候,这家伙不知道要被查多少次......。

——不过,这个家伙居然这么有钱?!

为人大方有钱的这个优点,让小唐同志临时决定以后对小俞同志稍微多客气那么一点点。

“不过我有个条件。”

——好吧,之前那都是错觉。

唐晚晴:“说说看,那些不着调的要求就免了。”

俞汉卿把二郎腿一撩:“还记得上次我从你手里买的箱子不?”

“我这人啊,有点小强迫症,喜欢东西成双成对的......。”

俞汉卿本以为那套家具是出自街道仓库里,结果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当时连老俞家小院里的东西都被搬空了,何况是街道仓库里的那些破烂?

同样在八百年前就被居民们给“清空”。

这套家具是小唐弄来的。

当时唐晚晴回来的时候,遇到的情况和俞汉卿一模一样,但她不过是找卢主任开了个条子,转身就从别处弄来了一批家具。

多余的几样被卢主任“还”给了俞汉卿。

唐晚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这批家具是她借着多出的记忆从县剧院破西旧仓库里弄来的。

交易就此达成。

销售科的日子很有规律,两人都是一周出一次货,平时唐晚晴认真复习,俞汉卿则经常“外出”溜达,说是考察销售市场。

俞汉卿还惦记着其他的事,先去了一趟不远处的街道办公室。

他得先打听一下街道下头还挂着几家单位。

“除了你们火柴厂,就还有两家。”

街道办的老崔从俞汉卿手里接过一支芙蓉,说话的语气有些低落。

“我们二里岗啊,向来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这街道企业少得可怜。”

“你们火柴厂其实是唯一一个算企业的,其他两个其实都是凑数而己。”

老崔说的一点没错,二里岗街道另外两个下属的“企业”,一个是“二里春缝纫机互助小组”、另一个是靠近城乡结合部的一片果园小集体。

二里春就在街道办后头一排门房里,一群手脚利落的妇女在这里说说笑笑剪裁布料、缝袜子,唯一的机器设备是一台属于公家的二手缝纫机。

缝纫机上一首没有断过人,缝纫机边上的裁剪好的袜子布料堆了老高一堆。

二里春小组唯一的产品就是棉袜。

街道供销社多少会收一些拿去卖,但这几年上头摊派给街道供销社的袜子销售任务足,导致小组的袜子销量一首不好。

“但好歹比替你们厂糊纸盒子强!”

和俞汉卿聊天的人姓李,李大妈是小组副组长,很喜欢聊天,只不过她误会了小俞同志过来的目的。

“是不是老卢跟你说过了?”

李大妈笑着压低声音。

“我们组里三个没对象的,你到底喜欢哪个?”

俞汉卿悚然一惊,好家伙,居然还有这事!

“卢主任没跟我提过啊!”

俞汉卿一脸的害羞起来,似乎还有点小期待,让李大妈看着就心头舒坦。

“我是听说咱们组里还有一台缝纫机,似乎是什么零件坏了,老崔随口跟我提了提,所以我就过来看看。”

李大妈当即有些懊恼的一拍自己膝盖。

“哟,你看我这脑子!”

“都说你小俞能弄到计划外的东西,我怎么就把你这条路给忘记了?”

“来来来,你看看我这台机器......。”

坏掉那台缝纫机是一台二手的蝴蝶牌,坏的部位很要命——钢制的轮子断了!

而且李大妈她们小组的维修基金很有限——最多出到八块西。

八块西,约等于三十三块六毛港币。

这生意有点看不上啊......。

但人家李大妈如此热情的要帮自己解决个人问题,到底还是情面上却不过。

于是俞汉卿钻了一回箱子,去港岛城中村附近的二手旧货市场转了转。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一台最便宜的二手家用缝纫机在港岛的二手市场只要100港币,也就是二十五块左右RMB。

配套的半旧缝纫机轮子只要六块多一个,他还能赚两块左右。

但、重点是这里的二手的缝纫机真不少!

而且两边对缝纫机“半旧”、“七成新”、“五成新”的定义完全不一样。

港岛旧货市场的二手缝纫机可比二里春在用的那台二手货新太多了!

一边是100港币(25块)一台,买三台以上只要95港币,而二里春那台在用的听说花了街道整整八十块(大约320港币)。

俞汉卿满脸是笑,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卢大妈要是知道有这么便宜的二手缝纫机,怕是卖血也要帮.....诶,不对,二里春的袜子滞销了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