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惊喜’不断啊。”肖雅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心里却像被猫挠了一样,痒痒的,那是兴奋和警惕交织的复杂情绪。
她最讨厌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就像玩狼人杀,明明自己是个预言家,却被一群“村民”玩得团团转。
“周教头,看来咱们得‘深入敌后’了。”肖雅琴的声音轻飘飘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啊?这……这太危险了!”胡老汉一听,吓得差点把手里的旱烟杆子都给扔了,“丫头,你可不能去啊!那些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胡老汉,您放心,我这人属猫的,九条命呢!”肖雅琴眨了眨眼,俏皮地说道,然后朝周教头使了个眼色,“周教头,‘掩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周教头虽然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但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会护你周全!”
三人一番乔装打扮,肖雅琴换上了一身破旧的流民衣服,脸上抹了灰,头发也弄得乱糟糟的,活脱脱一个“逃荒版”灰姑娘。
周教头和胡老汉则分别扮作流民中的一对父子,一路上“照顾”着肖雅琴。
混入流民队伍后,肖雅琴立刻开启了“雷达模式”,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一切信息。
她发现,这些流民虽然看似无序,但实际上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操控着。
每当有人想要脱离队伍,或者发出质疑的声音,就会立刻被一些“热心”的流民“劝阻”。
“这些‘热心’的流民,恐怕就是那些指挥者了。”肖雅琴心中暗忖。
她不动声色地靠近那些“热心”的流民,竖起耳朵偷听他们的谈话。
“……告诉兄弟们,加把劲儿,只要冲垮了官府,咱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穿不完的绸缎!”
“……对,让那些狗官尝尝咱们的厉害!”
“……听说这次带头的是‘黑风寨’的二当家,那可是个狠角色!”
肖雅琴越听越心惊,这些指挥者不仅煽动流民闹事,还与当地的土匪“黑风寨”有勾结!
这简首就是“官匪一家亲,百姓两行泪”啊!
她悄悄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周教头,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教头,咱们得来个‘瓮中捉鳖’!”肖雅琴压低声音说道。
“好!就这么办!”周教头也是个爽快人,立刻明白了肖雅琴的意思。
两人开始暗中部署,一方面,周教头利用自己曾经在“黑风寨”卧底的经历,联系上了几个还算有良知的土匪,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倒戈。
另一方面,肖雅琴让胡老汉以“回乡探亲”为由,悄悄地回到了村里,组织村民们做好防御准备,并暗中散布“官府即将开仓放粮”的消息,以稳定民心。
一切准备就绪,肖雅琴和周教头决定在第二天清晨,趁着流民们最疲惫的时候,发动突袭。
夜幕降临,流民们围坐在篝火旁,啃着干硬的窝窝头,肖雅琴看着这些被裹挟的可怜人,心中五味杂陈。
“周教头,你说,这些人真的相信那些指挥者的话吗?”肖雅琴忍不住问道。
“谁知道呢,或许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吧。”周教头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活下去……”肖雅琴喃喃自语,她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经历,想起了那些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人们。
“周教头,等这次事情结束了,咱们一定要让这些流民过上好日子!”肖雅琴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立下一个誓言。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流民们还在睡梦中,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兄弟们,冲啊!杀了这些狗官!”
“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周教头带着“黑风寨”的“倒戈”土匪,以及一些早就看不惯地方豪强的义士,向那些指挥者和地方豪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那些指挥者和地方豪强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会被一群“乌合之众”给破坏了。
“你们……你们这些叛徒!”一个指挥者气急败坏地吼道。
“呸!谁是叛徒!你们这些欺压百姓的狗东西,才是真正的叛徒!”周教头怒目圆睁,手中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肖雅琴则趁乱找到了那些被控制的流民,大声喊道:“乡亲们,不要再被他们利用了!他们根本不会管你们的死活!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你们!”
那些流民们被肖雅琴的话惊醒,他们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开始动摇。
“我们……我们该怎么办?”一个流民颤抖着声音问道。
“放下武器,跟我们走!我们带你们去一个有希望的地方!”肖雅琴的声音充满了蛊惑力。
“有希望的地方……”流民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闪烁着犹豫和期待。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雅琴,我来晚了。”
肖雅琴猛地回头,只见...
“雅琴,我来晚了。”
这声音,低沉醇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像大提琴的G弦,在肖雅琴的心湖上拨了一下,荡起层层涟漪。
她猛地回头,只见白羽一身风尘仆仆,玄色衣袍上沾染了点点泥泞,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发髻也有些凌乱,左眼那道暗红疤痕,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醒目。
“你……你怎么来了?”肖雅琴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像一只被捏住脖子的鸭子,声音都变了调。
白羽没有回答,只是大步上前,一把将肖雅琴揽入怀中,紧紧地,像是要把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唔……”肖雅琴被这突如其来的“熊抱”弄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她挣扎着想要推开白羽,却被他抱得更紧。
“别动,让我抱一会儿。”白羽的声音闷闷的,带着一丝疲惫和……委屈?
肖雅琴愣住了,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白羽如此“失态”的一面。
平日里那个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帝王,此刻却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紧紧地抱着她,仿佛她是他的全世界。
好吧,好吧,就让他抱一会儿吧。
肖雅琴无奈地叹了口气,放弃了挣扎。
她能感觉到白羽的心跳,很快,很急促,像是刚跑完一场马拉松。
“咳咳……”周教头在一旁看得尴尬癌都犯了,他咳嗽了两声,试图提醒这对“小情侣”注意一下场合。
白羽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了肖雅琴,他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心疼,有……爱恋?
肖雅琴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她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
“你没事吧?”白羽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语气中却多了一丝温柔。
“我没事,多亏了周教头和胡老汉。”肖雅琴指了指身后的两人。
白羽这才注意到周教头和胡老汉,他朝他们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皇上,您怎么会突然来这里?”周教头忍不住问道。
“朕……朕不放心她。”白羽的眼神再次落在了肖雅琴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霸道。
“……”周教头和胡老汉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西个大字。
“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肖雅琴打断了他们的“眉目传情”,“我们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吧。”
她走到那些被控制的流民面前,大声说道:“乡亲们,这位是当今皇上!他亲自来这里,就是为了解救你们!”
流民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
“皇上?真的是皇上?”
“皇上竟然来这里了?我们有救了!”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流民们纷纷跪倒在地,向白羽磕头,
“都起来吧。”白羽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保证,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在白羽的亲自“背书”下,再加上肖雅琴之前的一番“演讲”,大部分流民都选择了相信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只有少数几个顽固分子,还想负隅顽抗,但很快就被周教头带着人给制服了。
至此,这场由地方豪强和“黑风寨”勾结,煽动流民闹事的阴谋,彻底被粉碎了。
地方局势终于得到了稳定,百姓们对肖雅琴和白羽更加敬佩和感激,简首把他们当成了“救世主”。
“雅琴,你真是太厉害了!”胡老汉激动地握着肖雅琴的手,老泪纵横,“要不是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是啊,雅琴,你简首就是我们的‘女诸葛’!”周教头也竖起了大拇指。
“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肖雅琴谦虚地说道,“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做不到这些。”
她心里很清楚,这次能够成功平定叛乱,除了她和白羽的“里应外合”,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为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处理完善后事宜,肖雅琴和白羽并肩走在田埂上。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雅琴,谢谢你。”白羽突然说道。
“谢我什么?”肖雅琴有些疑惑。
“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白羽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爱意?
肖雅琴被他看得有些心跳加速,她连忙转移话题:“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怎么会突然来这里呢?”
“朕收到了你的信。”白羽说道,“朕知道你在这里遇到了麻烦,所以就……赶来了。”
“我的信?”肖雅琴更疑惑了,“我什么时候给你写信了?”
“就是你让周教头带给朕的那封信啊。”白羽说道,“上面写着‘十万火急,速来救命’。”
“啊?”肖雅琴傻眼了,她根本就没有写过这封信!
这……这又是谁搞的鬼?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看向周教头。
周教头被她看得心里发毛,他干笑了一声,说道:“那个……雅琴啊,我承认,这封信是我写的。我……我这不是担心你的安危嘛,所以就……自作主张了。”
“你……”肖雅琴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这个周教头,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了,别生气了。”白羽笑着说道,“周教头也是一片好心,你就别怪他了。”
“哼!”肖雅琴瞪了周教头一眼,然后转过头去,不理他了。
白羽看着她生气的样子,觉得可爱极了。
他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捏了捏她的脸颊。
“哎呀,你干嘛!”肖雅琴拍开了他的手,嗔怪道。
“朕只是觉得你生气的样子很可爱。”白羽笑着说道。
“……”肖雅琴彻底无语了,这个白羽,真是越来越“不正经”了!
两人一路打打闹闹,回到了临时住所。
刚进门,肖雅琴就收到了一封信,是白羽写给她的。
信中,白羽对她在平定叛乱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表达了对她深深的思念。
“雅琴,你在朕的心中,不仅仅是朕的臣子,更是朕的……知己。”
“朕很庆幸,能够遇到你。”
“朕希望,能够和你一起,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肖雅琴看着信,心中充满了温暖。她提笔回信,倾诉着自己的情感。
“白羽,我也很庆幸,能够遇到你。”
“你不仅仅是我的皇上,更是我的……朋友。”
“我愿意和你一起,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百姓,努力奋斗。”
写完信,肖雅琴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和白羽之间的关系,似乎己经超越了普通的君臣之情,变得更加……暧昧?
就在肖雅琴沉浸在与白羽的感情之中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肖姑娘,宫里来人了,让你立刻回朝!”
“知道了。”肖雅琴合上回信,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她将信纸折好,塞进了一个绣着并蒂莲的香囊,贴身放好,起身,理了理衣袍,推门走了出去。
一名内侍模样的人,正焦急地等在门外,见到她,急忙上前一步,低声道:“肖姑娘,圣上有旨,着您火速回京,不得有误!”声音压得很低,但肖雅琴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语中那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