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宴席过后,路从双两口子就又神隐了起来。
大门一关,谢客!
休养!
送礼,甭管是谁,来者不拒。
邀约,甭管是谁,一个不去。
相较于两人的悠哉得闲惬意,皇城,风起云涌!
各方势力,在暗中,纷纷开始涌动,一场激烈的权力较量,悄然拉开帷幕。
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
可皇帝的儿子,却不止一个!
嫡庶之分,虽在宗法上有着明确界定,但在这权力的旋涡之中,“能者居之” 的观念早在众多皇子心中悄然扎根。
大家都是兄弟,仅仅因为一个名分的差异,就想要他们底下的这些个皇子们,不战而弃。
可能吗?
同为天家血脉,谁又能理所当然地承认自己天生低人一等呢?
鹿死谁手,且看以后!
自打小七夫妇回京后,皇上便敏锐的察觉到了底下皇子们的不安分。
但他并未出手阻拦,而是静观其变。
皇子们之间的争斗,正是检验他们能力与心性的试炼。
他端坐于朝堂之上,俯瞰着这一切,当起了冷静客观的旁观者,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首当其冲被卷入这场风暴中心的,自然是太子。
先前,因为老七的缘故,其他皇子们可是一个比一个安分。
毕竟,老七是个人尽皆知的疯子,更是一个命不久矣,手里攥着能让所有人都瞬间化成灰烬的的疯子!
谁敢轻易去招惹这样的一个危险人物?
又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
而太子,仗着自己跟老七乃同母所生,对老七那叫一个百依百顺,而老七,对这个太子哥哥,虽然爱搭不理的,但相较于对其他兄弟的态度,总归还是要亲近上那么一分。
这一分的在意,就如同高悬在众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一个搞不好,是真的会成渣渣的。
所以,这些年,他们都本本分分的稳坐自己的王爷宝座,不敢觊觎太子之位分毫。
可不觊觎,不代表着不渴望。
隐忍多年,现在不一样了!
老七有了自己更在意的人。
现在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不在意了。
太子数次登门拜访,皆被王府拒之门外,便是最好的证明。
而这,便是他们的机会!
只要老七不掺和,于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反正到最后,不管谁上位,老七的结果,都是注定的。
至于他的王妃,就凭老七手里的那些东西,也是要荣华富贵一生的。
没了老七这个强大的束缚,皇子们就如同脱缰的野马,纷纷甩开膀子,开始在这场权力的战场上拼搏厮杀!
被所有人一致针对的太子,日子就着实不好过了。
这些年,他仗着有老七这个强大的后盾,在朝中极尽打压这些兄弟。
如今风水轮流转,昔日被他打压的皇子们纷纷开始反击。
朝堂之上,针对太子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纷纷扬扬地呈递到皇帝面前,桩桩件件,虚虚实实。
罪名罗列,更是五花八门。
朝堂之外,太子的势力也在不断受到各方的侵蚀打压。
他的亲信官员们,或是被诬陷获罪,或是被拉拢倒戈,身边的支持者越来越少。
短短两月而己,太子就如同陷入泥沼的困兽,奋力挣扎,却越陷越深........
更糟糕的是,父皇对这一切,都冷眼旁观。
被逼无奈的太子,发现除了向那个令他又爱又恨的弟弟求助之外,似乎己经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尝试了。
可结果,依旧是被拒门外。
摆明了,不掺和。
而这不掺和的态度,不仅让皇上满意,更是激起了其他皇子们的野心和斗志。
他们看准时机,如同一群饿狼,群起而攻之,发誓不惜一切代价,一鼓作气将太子彻底拉下马来。
取而——代之。
就在太子被逼快要丢盔弃甲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一首闭门不出的路从双,罕见地踏出府邸,走上街头,悠然自得地逛起街来。
路从双的出府,让身处绝境中的太子,瞬间捕捉到了一丝希望的微光。
当机立断,立刻安排好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偶遇”,与路从双在繁华热闹的金楼相遇。
两人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可他们具体都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不过,自从那日之后,众人惊讶地发现,太子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原本处于劣势、处处被动的他,突然间变得异常强硬起来,甚至展现出了一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然气势。
这场激烈的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最终的胜利者,毋庸置疑,仍然是那位备受瞩目的太子殿下。
可众人心里都清楚,太子之所以会胜利,完全是基于老七的鼎力相助。
尽管事实清晰明了,但输了就是输了。
即便满心不甘,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结果。
经历过这一遭的太子,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其行事作风较往昔相比,愈发地雷厉风行,毫不留情。
尤其是对待那些曾经与他针锋相对的手下败将们,更是毫无半分怜悯之心,甚至动了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的念头。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手下败将,无一不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呀!
身为一国之君的皇上,又怎能忍心坐视自己的儿子们自相残杀,将这祖宗打下的江山搅得乌烟瘴气?
且,太子一家独大,老七暗中帮扶,皇上心里,也不得劲啊!
朝堂平衡被打破,那他的位置,还坐的稳吗?
于是乎,一首在旁静观其变,作壁上观的皇上果断出手干预了。
不仅及时制止了太子那近乎疯狂的杀戮行为,更是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严厉斥责太子手段过于残忍暴虐。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皇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众人,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如洪钟的喝道:“够了!”
这一声,如同平地炸响的惊雷,震得满朝文武大臣们心头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