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恒王
大秦恒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大秦恒王 > 第42章 流民安置

第42章 流民安置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恒王
作者:
沙漠星海
本章字数:
3122
更新时间:
2025-06-12

暮色渐浓,粥棚里的热气依旧袅袅升腾。秦恒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绵延的流民队伍,眉头紧锁。经过短暂思索,他立即招来顺子:“传令下去,将流民安置在离县城最近的李家村。告诉村长,务必妥善安排。”

不多时,消息便传到了李家村。李村长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刻敲响了村里的铜锣。“乡亲们,都到村口集合!” 铜锣声在村子里回荡,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

“殿下有令,要把城外的流民安置在咱们村。” 李村长目光扫过众人,“大家也都知道,这些人都是被兵灾逼得走投无路,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现在各家各户都想想,有没有空屋子,或者能腾出来的地方。”

“村长,我家西厢房空着,能住几个人。” 张大伯率先开口。

“我家柴房收拾一下,也能住人。” 王婶也跟着说道。

在李村长的组织下,村民们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统计出不少可安置流民的地方。随后,李村长带着几个村民代表,匆匆赶往城门迎接流民。

当流民们跟着村民代表来到李家村时,天己经完全黑了下来。村子里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蜿蜒的小路。“大家别着急,都能住下。” 李村长站在村口,大声安抚着流民们的情绪,“按照登记的顺序,依次安排住处。”

村民们热情地带着流民前往各自的住处,有的帮忙打扫房间,有的送来被褥,还有的端来热水。“大姐,这是给孩子的热汤,快喝口暖暖身子。” 一位妇人将一碗热汤递给抱着孩子的流民妇女。

与此同时,十名官差也抵达了李家村。为首的张捕头召集众人,开始部署治安工作:“从今晚起,咱们分成五组,每组两人,轮流巡逻。重点留意可疑人员,防止有人趁机偷盗、滋事。”

安顿好流民后,李村长来到村口的临时指挥点,向负责联络的衙役汇报情况:“目前流民都己安置妥当,只是粮食和生活用品可能还需要县里支援。” 衙役点点头,迅速将情况反馈给秦恒。

夜深了,李家村渐渐安静下来。官差们打着火把,在村子里来回巡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而流民们躺在陌生却温暖的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巡逻声,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在疲惫与安心交织中,缓缓进入梦乡。

寒风裹挟着细雪,扑打在清河县城门的粥棚上。原本稀疏的流民队伍,如涨潮般越聚越长,李家村早己饱和,新到的流民只能蜷缩在城外空地上,裹着单薄的被褥瑟瑟发抖。

城墙上,秦恒望着这绵延数里的人群,神色愈发凝重。“陈福、陈虎,随我去粥棚。” 他转身大踏步走下城楼,披风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粥棚前临时搭起的木台上,陈福展开写满字的白布,扯着嗓子喊道:“乡亲们!殿下有令,但凡有一技之长,都能在清河县谋个生路!瓦匠、木匠去修建工厂,每日十文钱,包吃包住!”

人群骚动起来。一个灰头土脸的汉子挤到台前:“俺是瓦匠,砌墙、盖房都在行!” 陈虎立刻递上登记册:“姓名、原籍,写清楚!明日卯时在城西工地集合!”

“我…… 我曾是私塾先生。” 角落里,一位衣着补丁摞补丁的老者怯生生开口。陈福眼睛一亮,快步上前:“老先生可愿来县里教书?虽说学生都是农家子弟,可殿下说了,再穷不能穷学问!” 老者眼眶泛红,颤抖着接过纸笔。

“俺有力气,能扛能搬!” 青壮们纷纷举手报名。陈福一边登记,一边解释:“城防急需人手,加固城墙、搬运石料,工钱从优!”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不少流民握紧拳头,仿佛看到了希望。

暮色降临时,登记簿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名字。陈福擦着额头的汗,向秦恒汇报:“今日招了三百余人,瓦匠八十,教书先生五人,青壮两百多。” 秦恒点点头,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简易工棚:“再建些住所,务必让流民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风雪中,新招来的流民们扛着工具,跟着领路人走向各自的岗位。瓦匠们讨论着工厂的规模,教书先生整理着袖口,青壮们则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城墙上,新添的民夫与士兵并肩劳作,夯土声、号子声在风雪中回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