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庆功宴还未散场,李族长就听闻了秦恒殿下的新指令 —— 清河百货将以市场价高一成的价格,收购云州百姓的粮食和棉花。消息传来时,族里的年轻人举着酒碗欢呼,几个老人更是红了眼眶,嘴里不停念叨着 “殿下仁厚”。
次日清晨,李族长带着族人将精心晾晒好的粮食和棉花装车。马车碾过新修的石板路,朝着清河百货驶去。远远望去,收购点早己排起长队,云州各地的百姓们推着独轮车、赶着牛车,车上满载着一年的收成。
“李家老哥!” 隔壁村的王猎户笑着打招呼,“听说百货收的棉花只要最白最软的,你可得帮我掌掌眼!” 李族长跳下马车,查看王猎户车上的棉花:“你这棉桃都裂开了,纤维长又蓬松,准能卖个好价钱!”
收购处,伙计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验粮官捏起一把稻谷,仔细查看颗粒度;称重大叔的算盘打得飞快,报出的价格让百姓们喜笑颜开。轮到李氏一族时,管事亲自迎上来:“李族长,殿下说了,你们全族齐心建设云州,理应优待。” 说着,又额外多给了些铜板作为奖励。
捧着沉甸甸的银钱,李族长心里暖意翻涌。回村的路上,他盘算着:“给族里添置些新农具,再买几头耕牛, 族人们更是兴致勃勃,女人们商量着扯几匹新布做衣裳,男人们讨论着修缮祠堂,孩子们则盼着能买些冰糖。
深秋的云州城,城门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队队背着行囊、扛着粮袋的武者们,步伐坚定地踏入城中,他们身上还沾着田间的泥土,腰间的佩刀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自豪。
“走!先去清河百货卖粮!听说今年殿下下令高价收购,咱们这一季的收成,准能换不少银钱!” 一位身材魁梧、肌肉虬结的武者大声说道,他身后跟着几个同伴,个个眼神锐利、身姿挺拔。一行人来到百货的粮食收购处,只见那里早己排起长队,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清香。
轮到他们时,验粮官熟练地抓起一把稻谷,仔细查看颗粒的度,又捏了捏湿度,点头道:“不错,都是一等一的好粮!” 随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拨动,报出的价格让武者们眼睛一亮。 他们麻利地将粮食过秤、装车,接过沉甸甸的银钱,粗糙的手掌紧紧攥住这份收获的喜悦。
售完粮食,武者们又匆匆赶往军功领取处。衙门门前,顺子正带着衙役们核对记录。“王三,开荒百亩,记军功1点!” “李虎,协助修缮水渠,再加1点!” 一声声洪亮的宣告,让在场的武者们热血沸腾。当领到刻有自己名字的军功牌时,一位年轻武者轻轻着牌子,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这些军功,能换开脉法,以后我也能在修行路上更进一步了!”
人群中,几个武者凑在一起商议。“我打算换了军功,再去学府学些治家之道,以后买块地,安心过日子。” “我还是想继续积攒军功,换本厉害的武学秘籍,保家卫国!” 他们的话语中,既有对当下收获的满足,更有对未来的憧憬。
夕阳西下,云州城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领完军功的武者们或走进酒馆,与同伴畅饮庆祝;或奔向商铺,购置过冬的棉衣、农具。街道上,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首试锋芒 云州学院首位毕业生的考核之路
云州学院的考场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今日,这里将诞生云州学院第一位高级班毕业生,而亲自担任考官的,正是云州之主秦恒。台下,一位名叫赵墨的年轻学子正襟危坐,手心微微冒汗,却难掩眼中的期待与紧张。
秦恒手持一卷竹简,缓步走到赵墨面前,沉声道:“考核开始。第一题,算术。今有粮田千亩,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田亩产十石,中等田亩产七石,下等田亩产五石,三等田总产量六千八百石,且上等田亩数为下等田之半,问三等田各有多少亩?”
赵墨深吸一口气,迅速在心中推演。 随着笔尖沙沙作响,答案渐渐浮出水面,他将竹简呈给秦恒:“上等田二百亩,中等田西百亩,下等田西百亩。” 秦恒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第二题,农学。若遇蝗灾,当如何治理?” 秦恒话音刚落,赵墨便不假思索地答道:“可组织百姓夜间以火诱捕,清晨趁蝗虫翅湿难以飞行时扑杀;广种蝗虫不喜食之作物,如豌豆、大麻;亦可用石灰、草木灰等撒于田间,驱避蝗虫。” 他条理清晰的回答,让在场众人纷纷点头。
紧接着,秦恒抛出律法考题:“若有流民偷窃官仓粮食,按律当如何处置?然其家中尚有幼子嗷嗷待哺,又该如何权衡?” 赵墨沉思片刻,说道:“律法乃治国之本,偷窃官粮,按律当罚。但法亦容情,可酌情从轻,以劳役抵罪。同时,官府应开设粥棚,救济流民,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最后,秦恒凝视着赵墨,神色严肃:“治世之题。如今云州发展迅速,人口激增,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保长治久安?” 赵墨目光坚定,侃侃而谈:“当以民为本,完善律法,保障百姓权益;发展农商,增加就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设立谏言渠道,倾听民意,让云州百姓皆能参与到治理中来。”
考核结束,秦恒审视着赵墨,良久,露出欣慰的笑容:“赵墨,你思维敏捷,见解独到,通过考核!自今日起,你便是云州的官员,望你能将所学用于治世,不负所学。” 考场内,掌声雷动,赵墨跪地叩谢,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恩。云州学院的第一位高级班毕业生,就此踏上了属于他的治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