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恒王
大秦恒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大秦恒王 > 第75章 冬景各异 风云暗涌

第75章 冬景各异 风云暗涌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恒王
作者:
沙漠星海
本章字数:
301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当第一场雪簌簌落在云州城新修的青瓦上时,赵墨正裹着厚实的棉衣巡视集市。街道两旁,商铺门前挂满红灯笼,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孩童追逐玩闹的欢笑声,与此起彼伏的年货置办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处处洋溢着喜庆的年味。

李族长家的新宅里,灶台上炖着香喷喷的肉,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男人们则在院子里挂起自制的红灯笼。“今年能住进新房、吃上热乎饭,多亏了殿下!” 李族长捧着一碗米酒,望向不远处灯火通明的云州学院,眼中满是感激。而在清河百货前,百姓们排着长队,用丰收换来的银钱,选购着精美的布料、崭新的农具,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然而,这片祥和安宁与其他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幽州大地上,寒风裹挟着硝烟,异族肆意践踏着土地,百姓流离失所,村庄化为废墟。更远处,白莲教与王二牛的队伍如同燎原之火,一路吸纳着走投无路的流民,势力愈发壮大,所到之处,官府势力节节败退。

反观皇室,虽有两名先天高手坐镇,勉强稳住局面,但依旧难以阻挡颓势。朝堂之上,贵族官员们依旧醉生梦死,奢靡之风盛行。他们身着绫罗绸缎,在华美的府邸中举办宴会,珍馐美馔堆积如山,与民间百姓饥寒交迫的惨状形成了刺眼的反差。秦恒书房内,烛火摇曳。山峦水脉图在案几上徐徐展开,云澜江宛如一条蜿蜒的墨色巨龙,贯穿云州全境。他手持狼毫,指尖轻轻划过图纸上的江水走向,眉头紧锁 —— 上游陡峭、中游曲折、下游淤塞,旱时缺水、涝时决堤,这些难题正是云州贫瘠的主要原因。

上游山势险峻,每逢暴雨,裹挟着泥沙的山洪便汹涌而下,冲毁沿途的农田与村落。而到了枯水期,高悬于山间的江水却难以引至低处灌溉,大片农田只能在烈日下龟裂。中游河道曲折如迷宫,洪水宣泄不畅,雨季一来,两岸百姓的房屋、庄稼便泡在浑浊的江水里,多年辛苦毁于一旦;而曲折的河道也阻碍了水上交通,商贾船只望而却步,物资难以流通。下游河床因常年淤塞不断抬高,不仅让洪水漫堤成了家常便饭,更阻断了云州与外界的水运贸易,那些优质的云州特产只能困在陆路上,难以卖出好价钱。

“上游山势险峻,水流湍急,暴雨时山洪肆虐,枯水期却滴水难觅。” 秦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笔尖在图纸上游处重重顿下,“需在山间开凿多级泄洪渠,配合坚固的拦水堤坝,汛期蓄水,旱季开闸放水。

目光下移至中游,江水如蛇般曲折盘绕,不仅延长了河道,更让洪水宣泄不畅,每到雨季便成悬在百姓头顶的 之剑。“裁弯取首、拓宽河道势在必行。

最后落到下游,图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河道淤塞的位置,河床因泥沙堆积逐年抬高,洪水漫堤成了家常便饭。“下游需开展大规模清淤工程,深挖河道至稳固基岩。” “用工业园特制的钢筋水泥浇筑堤坝,每隔十里设一座控水闸,能灵活调节水位。

“云澜江是云州的命脉,只修河道远远不够!” “当开凿运河,将云澜江与境内大小水系贯通!” 指尖在地图上快速游走,划出数条蜿蜒的线条,“从上游分水口引出三条主运河,呈扇形辐射整个云州 —— 西北线连接苦泉河,灌溉盐碱地;东南线串联镜湖,滋养千亩桑田;中线首抵云州城近郊,盘活城郊万亩粮田!”

他疾步走到墙边,取下一卷空白图纸铺展,蘸墨笔走龙蛇:“运河需宽十丈,深两丈两岸夯筑。每隔十里设分水闸,既能按需调配水量,又可形成梯级水运航道。” 想到此处,秦恒眼中迸发神采,“届时,云州百姓无论身处何地,皆可引江水灌溉。

更妙的是,运河网络与云澜江治理工程相辅相成。上游水库的蓄水能通过运河精准输送到干旱之地,中游裁弯取首省下的土方可用于运河堤岸修筑,下游疏浚出的肥沃淤泥则能化作农田的天然肥料。秦恒越想越激动,在图纸角落重重写下 “云州水利网” 五个大字,墨迹未干,己然勾勒出云州改天换地的未来图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