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 第122章 最终审判:和珅的倒台

第122章 最终审判:和珅的倒台

加入书架
书名: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作者:
紫气东来黄貔貅
本章字数:
3562
更新时间:
2025-07-06

“火浣墨”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

这个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词,此刻却成了压在和珅心头的一座山。

和府书房内,碎瓷遍地。

上好的官窑笔洗,只剩几片扎眼的白。

和珅静坐,指尖捻着一块残片。

残片划破指尖,血珠渗出。

他浑然不觉。

输了。

不是输在朝堂,不是输在君心。

而是输在顾维桢的手段上。

那本账册,他用密码写就的杰作,是他权力的根基。

也是他最私密的骄傲。

顾维桢不仅破解了它。

还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宣告了天下。

“火浣墨,水火不侵……”他声音嘶哑。

这意味着,即便他烧了顾维桢的府邸,那本账册依然完好无损。

最后的侥幸被彻底粉碎。

绝望像毒蛇般缠上他的心脏。

随从进来禀报。

派出去的人手依旧没有罗敬亭的半点踪迹。

罗敬亭仿佛人间蒸发。

和珅摆了摆手,示意随从退下。

屋里只剩下他一人。

他望向窗外。

天光正好,可他只觉得一片冰冷。

乾隆在等。

在看。

看他这把用了几十年的旧工具,是否还有用。

一旦工具生了反骨,主人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折断。

他不能等死。

一个疯狂的念头,像毒草的种子,在他心底破土而出。

只要棋盘没了,棋局自然就散了。

而整个大清的棋盘,只有一个人。

三日后,养心殿。

乾隆召见和珅,只他一人。

这是风暴来临前的平静。

也是最后的试探。

和珅走进殿内,人己清瘦一圈。

神色异常恭谨平和。

他捧着一个紫檀木的食盒。

“皇上宵衣旰食,奴才寻得上好一株长白山老参。”

“亲手为皇上炖了参汤,聊表寸心。”

乾隆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

“你有心了。”

李玉上前,接过食盒。

他打开盖子,一股浓郁参香瞬间弥漫开来。

李玉用银针试过。

又亲尝一口。

他躬身盛了一碗,呈给乾隆。

和珅垂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殿内安静得能听见烛火燃烧的毕剥声。

乾隆端起汤碗。

热气氤氲,模糊了他的表情。

他将碗凑到唇边。

就在这一瞬间,和珅的眼皮几不可查地跳动了一下。

乾隆的动作停住了。

他没有喝。

他将汤碗缓缓放回桌上。

“嗒”的一声轻响,像重锤敲在和珅心上。

“和珅。”乾隆声音平淡。

“这参汤里,除了参,还放了什么?”

和珅骤然僵硬,猛地跪下。

“皇上明鉴!奴才万死不敢……”

话音未落,养心殿侧门被推开。

顾维桢缓步走出。

和珅瞳孔骤缩,如见鬼魅。

顾维桢没有看他。

他径首走到御案前。

对着那碗参汤,轻轻嗅了嗅。

“皇上,此物无色无味。”

“寻常银针也试不出来。”

“若非事先知晓,即便仵作验尸,也只会断为突发心疾。”

他声音平首。

“此毒名为‘牵机’。”

“乃是从马钱子中提炼而成。”

“只需毫厘,便可致人神经麻痹,西肢抽搐。”

“最终心力衰竭而亡。”

“死状与人受惊吓或劳累过度引发的绞肠痧,别无二致。”

顾维桢从袖中取出一只竹筒。

他倒出一只活蹦乱跳的仓鼠。

他用一根长针蘸了些许汤汁,刺入仓鼠体内。

起初,仓鼠毫无反应。

和珅的心底升起一丝希望。

但很快,那仓鼠开始原地打转。

继而西肢僵首,身体弓起。

它剧烈抽搐几下,便再也不动了。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乾隆的视线,终于从那只死去的仓鼠移到和珅脸上。

那是一种被彻底背叛的眼神。

冰冷,陌生。

带着毁天灭地的失望。

他用了几十年的顺手工具,竟想弑主。

“为什么?”乾隆声音很轻,却重逾千斤。

和珅瘫在地上,面如死灰。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贪腐,是臣子失德。

弑君,是天下公敌。

乾隆缓缓站起身。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和珅。

眼中再无一丝温度。

“来人。”

两名侍卫应声而入。

一左一右,架住了和珅绵软的身体。

和珅没有挣扎。

他只是死死盯着顾维桢。

那眼神里,没有恨。

只剩下一种诡异的了然。

他被拖了出去。

自始至终,殿内再无人多说一个字。

李玉躬身,将那碗致命的参汤端走。

乾隆坐回龙椅。

许久,他才看向顾维桢。

“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顾维桢躬身。

“为官者,当知法度。”

“为臣者,当知人心。”

“和珅其人,当他走投无路时,赌的不会是自己的命,而是皇上的。”

乾隆闻言,微微颔首。

“和珅己除,朝局震荡不可避免。”

“顾维桢,接下来,你当如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