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并非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标尺,陌生的战士。”
瓦尔特·杨沉稳的声音如同磐石,在这片思维湍流中投下。
他放下手中那份报道下层区重建进展的报纸,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而包容,仿佛沉淀了无数文明的兴衰起落。
“仪式,是人类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象征载体。
它是一面旗帜,宣告一个旧时代的彻底终结。
它是一柄权杖,庄严地赋予新一代领导者以合法性与民众认可的基石。
它更是一剂良药。”
他的目光扫过窗外贝洛伯格下层区那些依稀可见的、仍在修补的战争疮痍。
“在历经深重的创伤之后,一场公开、庄重、充满象征力量的集体仪式,其本身就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修复断裂的社会纽带,抚平无形的精神伤痕。
这是文明得以延续、保持韧性的内在力量之一。
冰冷的命令可以传递权力,但无法传递信念和归属感。”
文明韧性?
镇渊的思维核心对这个词汇进行了高速解析。
在基金会面对的那个由无穷无尽异常实体、维度入侵和现实扭曲构成的黑暗宇宙图景中,所谓的“韧性”往往意味着更低效的消耗和更惨重的牺牲。
个体的情感可以被精确调控甚至彻底压制(必要时的记忆删除和情感抑制程序是标准流程)。
共同体在必要时可以被整体牺牲以换取更大的战略安全(如SCP-2000启用预案中对特定区域的“格式化”)。
唯有绝对的理性、冷酷的效率、以及对异常威胁进行彻底根除或绝对掌控的武力,才是文明火种得以延续的唯一真理。
仪式?
那更像是文明在毁灭洪流席卷前,徒劳点燃的、用来慰藉自身的微弱烛火,是软弱者在绝望边缘最后的挽歌。
他对瓦尔特·杨的理论无法认同,甚至感到一种逻辑上的疏离。
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声却极其尖锐的质疑。
就在这时,三月七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灵动的眼睛转了转,充满了期待地看向角落里的镇渊(尽管她的目光在掠过他腰间那几枚黝黑的高爆手雷时,还是本能地瑟缩了一下)。
她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热络友好一些:
“喂,那个……旅行者?”
她小心翼翼地开口,像是在招呼一只随时可能暴起的危险野兽。
“你要不要也一起去看看帕?”
她努力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试图用热情融化对方身上的冰壳。
“就在克里珀堡前面那个永冬铭碑广场,场面肯定特别壮观!
整个贝洛伯格的人都会在那里的!
这可是雅利洛-Ⅵ的大事件哦!
历史性的时刻!机会超级难得的!”
她的邀请带着一种未经世事的天真善意,仿佛只是想分享一份她认为珍贵的欢乐。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车厢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姬子端着咖啡杯的动作微微一顿,温和的目光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如同探针般落在镇渊身上,评估着他可能做出的每一个反应。
丹恒看似随意地合拢了书页,身体却处于一种微妙的、随时可以暴起的状态,他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的锁链,牢牢锁定镇渊的脖颈和手臂关节。
就连瓦尔特·杨,也微微向前倾身,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带着一种鼓励性的颔首,仿佛在说:这是融入和理解的契机。
短暂的死寂降临。
那颗被基金会铁律和无数次生死搏杀深深刻印的终极警惕之心,如同冰冷的精密齿轮在颅内高速运转,发出无声的轰鸣:
【威胁评估启动……】
情境: 陌生星球(雅利洛-Ⅵ),文明形态初步接触(科技水平参差,存在独特能量体系),政治结构未知(大守护者)。
事件: 大型公共集会(人口高度密集)。
地点:克里珀堡前永冬铭碑广场(核心政治象征区域,地形开阔,存在制高点)。
风险系数: 极高。
潜在敌对势力渗透风险(裂界残留?反叛组织?)。
异常实体(星核影响虽减弱,未知因子存疑)利用混乱发动突袭概率存在,自身处于非完全掌控环境(星穹列车组态度复杂)。
大规模人群聚集导致突发踩踏、恐慌等次生灾害可能。
暴露等级: 极高。
将暴露于贝洛伯格最高统治阶层及大量民众视野中,“哨兵”机甲无法部署,仅依赖单兵装备及自身战斗素养。
身份信息(基金会特工)若意外泄露,后果不可控。
收益评估: 低。
仪式本身不具备战术或战略情报价值(缺乏有效情报搜集设备)。
近距离观察贝洛伯格统治核心(布洛妮娅)及其护卫力量(银鬃铁卫)效率低下(远程监控更隐蔽安全)。
融入当地社会以获取长期情报目标不明确且耗时过长。
【行动建议:拒绝出席。维持现有低交互观察模式。
优先修复短距通讯装置,尝试定位基金会加密信标或亚空间航道异常效应残留。】
冰冷的逻辑链条在意识中清晰呈现,每一个节点都闪烁着红色的警示光芒。
拒绝,是最高效、最符合基金会特工生存法则的选择。
然而,另一个同样冰冷、但基于更长远博弈的理性声音也随之响起:
【战略推演介入……】
拒绝后果: 显著加深与星穹列车组的信任隔阂,强化自身“不可控威胁源”的形象。
可能导致对方提升警戒等级,限制行动自由(如封锁通往观景车厢权限),甚至提前触发驱逐程序。
失去近距离观察该关键团体(具备跨星际航行能力及未知强大个体)行为模式、技术细节(如传送技术)及内部决策流程的唯一宝贵窗口
出席潜在收益:
情报获取: 首接观察贝洛伯格社会结构(阶层分布、民众情绪凝聚力)、军事力量部署模式(银鬃铁卫在大型公共事件中的反应速度、阵型、装备)、潜在不稳定因素(是否有抗议或骚动迹象)。
近距离接触布洛妮娅,评估其作为领导者的特质及可能弱点。
融入伪装: 降低自身威胁性表象。
配合观察行动,可伪装出对当地文化的有限好奇(尽管无法理解),建立初步的、非对抗性互动模式,为后续可能的交涉或信息套取奠定基础。
评估列车组: 在非战斗状态下观察姬子(领航员/决策者)、瓦尔特·杨(智者/力量持有者)、丹恒(战士/警觉者)、三月七与星(活跃分子/情报源)在正式外交场合的行为逻辑与互动模式。
这是解析其组织架构与内部权力运行的绝佳样本。
环境扫描: 仪式现场必然部署大量官方监控设备及安保力量,可利用其扫描结果(被动接收)间接探测广场及周边区域的能量波动、可疑信号源,补充自身因设备损坏缺失的感知能力。
【风险/收益再平衡:拒绝风险(信任破裂,行动受限)高于出席风险(可控环境下的暴露)。
出席收益(关键情报、融入契机)具有长期战略价值。
知识即武器,情报即保障。观察本身即是一种进攻性防御。】
冷酷的权衡在电光石火间完成。
镇渊深灰色的眼眸在呼吸面罩后抬起,迎向三月七充满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的目光,扫过姬子深邃的审视、丹恒冰封般的警惕、瓦尔特·杨沉稳的鼓励。
餐桌上温暖的香气、咖啡杯升腾的热气、窗外下层区蒸汽的轰鸣,在这一刻都仿佛成了模糊的背景噪声。
他缓缓地点了下头,动作幅度微小,却带着千钧的决断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