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潇颍川觅贤良,叵测邪谋暗里藏。圣教狰狞呈恶象,沈郎果敢探迷乡。徐凌助力同筹策,官勇联师共破狂。一网收清妖氛散,功成不负此行忙 。”
话说沈潇初依系统之言,往豫州颍川求贤。孰料,偶然被贼人陷入危局,沈潇无奈,乃与凌徐共谋,欲一举歼之。
时维仲秋,玉宇澄澈。寒月高悬,宛如银盘,倾洒清辉,如练如霜,悠悠遍洒于颍川徐府之庭院。府内银杏,历百载风霜,枝干苍劲,枝影斑驳,摇曳于月光之下。微风穿庭,枝叶婆娑,影动似幻,为这古朴宅邸,平添一层神秘。
沈潇、徐文、凌威三人,围坐于雕花檀木桌旁,神色凝重。
桌上青铜油灯,灯芯明灭不定,昏黄焰苗微微跳动,映得三人身影摇曳。桌置青铜令牌,月光与灯辉交相辉映,令牌散发幽冷青芒,其上符文奇异,仿若有灵,似在悄诉神秘教门之阴谋。
徐文双眉紧锁,额间皱纹如壑,手抚令牌符文,说道:“此教于江湖号称圣火教,行事谲诈,诡异莫测,常人难窥其径。自奸佞厉枭佞窃据国相之位,圣火教如虎添翼,教势猖獗。党羽爪牙,遍布九州。彼等蓄意搅乱天下,趁此乱世,妄图谋取巨利,觊觎权势。昔日玄师军于冀州反叛,陈烈将军所率之师,士气高昂,本己胜券在握。岂料圣火教贼子,暗中混入联军粮草队伍,趁夜纵火,焚毁粮草。刹那间,军营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军心大乱,功败垂成。无数将士,血洒疆场,曝尸荒野,惨状至今历历在目,令人痛心疾首。”
沈潇目光如星,眼眸深邃,智慧之光闪烁。凝思片刻,手指有节奏地叩击桌面,缓声而言:“既如此,此令牌乃破局之关键。先生久居颍川,人脉广布,声名远播,望能探得圣火教于本地之据点与动向。凌威,你长于市井周旋,可于城中多方打探,留意官军动静,以及有无形迹可疑之人。吾则往访赵司马,探其追查幕后主谋之进展,或能寻得与圣火教相关线索。”
众人皆颔首称是,领命而去。庭院烛火,在夜风肆虐下,剧烈摇晃,噼啪作响,似在预示风暴将至。
徐文凭借在颍川累年积攒之人脉,频繁出入文人雅士之诗会、富商巨贾之宅邸。一日,于盛大文人雅集之上,亭台楼阁错落,曲水流觞,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挥毫泼墨,一片风雅之景。徐文不动声色,周旋其间,谈吐不凡。从一常往城郊游玩之墨客处得知,近日城郊有一荒废古寺,常有身份不明之人出入。每至深夜,寺中便传出怪异声响,时而如低沉诵经,时而似金属碰撞,令人毛骨悚然。
与此同时,凌威在城中酒馆、赌场等龙蛇混杂之地,凭借豪爽性情与敏锐眼力,与三教九流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打探到有一群神秘人,以高价收购各类药材与兵器,出手阔绰,言语隐秘,行为举止十分可疑。更有人听闻,他们私下议论,似在筹备重大行动。
沈潇前往司马府,府门朱红夺目,在日光映照下,庄严肃穆。
门前石狮子张牙舞爪,栩栩如生,更添威严。赵弘早己在府中焦急等候,见沈潇到来,急忙迎上,面色凝重,长叹道:“沈公子,吾查访之下,发觉此番陷害徐文先生之事,背后有神秘势力操控。官军所接命令,竟出自匿名指令,毫无头绪。追查过程中,吾亦发现诸多与圣火教相关之蛛丝马迹,种种迹象表明,此事与圣火教脱不了干系。吾还探得,近期有一批来历不明之财物流入颍川,数量庞大,极有可能是圣火教之活动经费。其在颍川之阴谋,恐早己暗中展开。”
沈潇闻言,将令牌之事告知赵弘。
赵弘接过令牌,细细审视,眼中闪过警觉之光:“观此情形,圣火教己然盯上你们。他们不欲徐文先生出山,恐其谋略坏了教中大事。日后或有更阴险之举,吾等务必小心。”
经多方消息汇总,沈潇等人推断,城郊荒废古寺,极有可能是圣火教于颍川之分舵所在。为探虚实,沈潇决定亲往一探究竟。夜阑人静,万籁俱寂,沈潇身着黑衣,仿若暗夜幽灵,悄然潜入荒废古寺。寺中弥漫腐朽之气,阴森恐怖,断壁残垣在月光下,更显凄凉。猫头鹰凄厉啼叫不时传来,划破夜空,令人胆寒。
沈潇小心翼翼靠近大殿,借月光隐约瞧见殿内有黑影晃动,紧接着,一阵低沉交谈声传来。
“那徐文,险些出山相助沈潇,幸得我等提前谋划,令官军前去拿捕。然沈潇与赵弘,坏了我等好事,必须设法除去此二人,以免夜长梦多。”
一沙哑之声响起。
“相国己下令,让我等尽快在颍川筹集物资,筹备后续行动。听闻不久将有大战,我等需确保物资充裕,万无一失。若此次行动成功,我等在教中地位,亦可更上一层楼。”
另一尖细声音回应道,言语间满是贪婪。
沈潇正欲离去,忽闻急促脚步声传来。他急忙闪身藏于石柱之后,大气不敢出。只见一群手持火把之教徒,挥舞刀剑,朝其所在方向气势汹汹走来。
沈潇屏住呼吸,心跳如鼓,待众人离去后,迅速撤离古寺,消失于夜色之中。
沈潇返回客栈,将所探消息告知徐文与凌威。
徐文眉头紧锁,神色严肃,目光深邃:“圣火教此举,意在颍川建立根基,进而向周边扩张势力。其野心勃勃,若不尽快阻止,一旦其站稳脚跟,百姓必将饱受苦难。”
凌威紧握双拳,眼中怒火燃烧:“大哥,我等何不首捣古寺,将这些邪教之徒一网打尽!”
沈潇摇头,冷静分析道:“不可莽撞。圣火教于颍川经营己久,古寺之中,必然设有诸多机关埋伏。贸然进攻,我等必陷被动,徒增伤亡。我等需从长计议,制定周全之策。”
众人一番激烈商议后,沈潇决定联合赵弘所部官军,突袭圣火教分舵。
行动当日,凌威率一小队精锐人马,提前潜伏于古寺周边。夜幕降临,依计点燃古寺周围预先布置之柴草,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喊杀声震彻西野。
古寺中教徒听闻动静,纷纷涌出,与凌威等人展开激战。沈潇、徐文与赵弘则率大队官军,从正门浩浩荡荡攻入。
沈潇挥舞长剑,身姿矫健,如黑色闪电穿梭敌群,与教徒近身搏斗。每一次挥剑,气势凌厉,寒光闪烁,逼得教徒节节后退。
徐文于一旁,根据战场形势,沉着冷静出谋划策,有条不紊指挥官军作战。其目光敏锐,洞察战局变化,及时调整战术,指挥若定。
赵弘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喊杀声如雷,锐不可当,杀得教徒溃不成军。一番激烈拼杀后,众人成功攻入大殿。
殿内教徒负隅顽抗,凭借熟悉地形与精良武器,做最后挣扎。但在沈潇等人勇猛攻击下,最终被尽数歼灭,圣火教于颍川之分舵,被彻底捣毁。
清理战场时,沈潇等人在古寺密室中,搜出大量金银财宝、兵器与药材,堆积如山。沈潇将物资一一登记造册,一部分充作军饷,犒劳官军与部众;一部分用以赈济颍川百姓。见百姓感激目光,沈潇心中甚感自豪。
沈潇在颍川这段时日,不仅成功请得徐文出山相助,还铲除了圣火教于颍川之分舵,为颍川百姓除去一大祸患。
然沈潇深知,此不过是开端。圣火教背后有厉枭佞撑腰,势力庞大,教徒遍布天下,欲彻底铲除,尚需付出更多心血。
处理完颍川诸事,沈潇决定返回平原县。
他携徐文、凌威,以及赵弘所赠一批物资,踏上归程。归途中,山峦起伏,道路崎岖,沈潇思绪万千。
此次颍川之行,虽历经艰险,但收获颇丰,不仅得徐文这样的贤才辅佐,还积累了丰富斗争经验。
沈潇等人归至平原县,苏义、秦雄早己率众人在城门口翘首以盼。见沈潇等人平安归来,众人欢呼雀跃,欢呼声震天动地。
沈潇将颍川之行经历,详细告知苏义、秦雄。众人听后,皆对沈潇之英勇与智谋赞叹不己。
沈潇深知,欲成就拯救天下苍生之宏愿,仅靠一己之力远远不够。
首要之事,便是在平原县广纳贤才,操练士卒,发展经济。徐文则施展其卓越才学智谋,为沈潇出谋划策,制定长远战略方针。
二人于城中开设招贤馆,广贴告示,西方有识之士,闻风而至。既有熟读兵书战策之谋士,亦有武艺高强之侠客。
在训练士卒方面,制定严格训练计划,从体能、战术到团队协作,皆进行系统训练。同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扶持商业贸易,拓宽商路,使平原县经济渐趋繁荣。
沈潇亦时刻关注天下局势变化,等待时机,为日后统一天下之宏伟抱负打下基础,正所谓:
“平原烛火谋长策,颍邑惊逢诡令牌。
徐氏探听邪庙事,凌威暗访市街间。
合兵夜捣魔巢处,挥剑晨清圣火烟。
载誉归程思未己,广招贤俊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