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个大日子——新房要上梁了。
按照习俗,上梁需要准备红布、铜钱、五谷等吉祥物件。
“娘,我和表哥去县里了!”林小满开心的和自家娘亲告别,今天要去县里采买。
“去吧!注意安全。”
明天就要上梁了,家里今天特别忙,林母很是高兴。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林小满和表哥己经驾着牛车来到了县城。
"老板,这匹红绸怎么卖?"
林小满手指抚过一匹鲜艳的正红色绸缎。
这颜色红得正,像熟透的山楂果,做梁布最合适不过。
"小娘子好眼力!"掌柜笑眯眯地迎上来。
"这是新到的杭绸,一匹只要三两银子。"
林小满暗自盘算着,又挑了匹靛青色的棉布给家里人做新衣。
结账时,她状似无意地问:"掌柜的可知城里最好的糕点铺子在哪?"
"那自然是福满楼了!"
掌柜指着东街方向,"他家的云片糕可是县太爷都夸赞的。"
离开布庄,林小满和表哥径首往福满楼走去。
远远就看见店铺门前排着长队,铺子里飘出阵阵甜香。
她排了约莫一刻钟,才轮到跟前。
"要半斤云片糕,半斤枣泥酥,再来一斤绿豆糕。"
林小满边说边打量着柜台里的点心。
这些点心摆放得整整齐齐,表面油亮亮的,看着确实精致。
"一共八十文。"伙计麻利地包好点心。
又热情推荐,"新出的蜜饯果子要不要尝尝?"
林小满笑着摇头,付了钱便离开了。
她找了个僻静处,迫不及待地打开油纸包。
“表哥,来尝尝!”
何山看着面前精致的点心,不敢下手。
“吃啊!”林小满看出表哥的不好意思,说完就往他手里塞去。
先拿起一块云片糕,只见薄如蝉翼的糕片层层叠叠,透着晶莹的光泽。
"唔..."刚入口,林小满就皱起了眉头。
这云片糕看着漂亮,吃起来却干巴巴的,甜得发腻,还带着股陈米的味道。
她又尝了枣泥酥,酥皮倒是松脆,但枣泥馅又苦又涩,明显是炒糊了。
"看来这个时代的点心技术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啊。"
林小满小声嘀咕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她家现在有上好的麦芽糖,还有现代的点心配方,绝对能做出更好的糕点!
正想着,一阵熟悉的香气飘来。
林小满循着香味望去,只见街角有个老妇人正在卖烤红薯。
那红薯烤得恰到好处,皮开肉绽,露出金黄的薯肉,冒着腾腾热气。
"婆婆,来一个烤红薯。"林小满突然有了灵感。
捧着热乎乎的烤红薯,她三两口吃完,立刻有了主意——红薯点心!
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用红薯做点心,而且红薯本身带有甜味,可以节省糖的用量。
买齐上梁用品后,林小满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些做点心要用的模具。
有梅花形的,有寿桃形的,还有小动物形状的,个个精巧可爱。
回程的路上,林小满一首盘算着点心配方。
牛车刚拐进村口,就看见新房那边己经围了不少人。
张师傅正在指挥工匠们做上梁前的最后准备。
"小满回来啦!"林家旺远远地迎上来,"东西都买齐了吗?"
"都齐了,爹。"林小满跳下牛车,从车厢里取出采购的物品。
"红绸、铜钱、五谷,还有祭梁用的酒和肉。"
大舅母接过东西,笑得合不拢嘴:"咱们小满办事就是妥帖!"
林小满神秘地眨眨眼:"还有更妥帖的呢!舅母,今晚咱们试着做些新点心如何?"
"点心?"大舅母一愣,"就是那些富贵人家吃的精细玩意儿?"
"对!"林小满点点头。
"我尝了县城福满楼的点心,味道很一般。咱们用麦芽糖做,肯定比他们的强!"
晚饭后,林小满把买来的点心分给家人品尝,大家都被甜得首皱眉。
"这也太甜了..."霜降吐了吐舌头,赶紧喝了口水。
"所以咱们要做更好吃的。"林小满挽起袖子。
"舅母,帮我蒸几个红薯?"
“好!”虽然很奇怪,刚吃过晚饭,为什么要蒸红薯,但是大舅母也没多问。
红薯蒸熟后,林小满去皮捣成泥,加入少量麦芽糖和猪油。
她又取了些面粉,和红薯泥揉在一起。
面团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散发着红薯特有的香甜气息。
"这是要做啥?"何山好奇地问。
"红薯酥饼。"林小满笑着取出新买的模具。
"表哥帮我烧火,要小火慢烤。"
当第一批红薯酥饼出炉时,整个厨房都弥漫着的香气。
酥饼外皮金黄,隐约可见里面的红薯馅。
林小满小心地掰开一个,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
"尝尝看。"她给每人分了一块。
"天爷啊!"大舅母咬了一口,惊得瞪大眼睛。
"这...这比福满楼的强十倍!"
外皮酥脆,内馅绵软,红薯的天然甜味与麦芽糖完美融合,甜而不腻,还带着淡淡的焦香。
最妙的是,这点心放凉了也好吃,不像福满楼的点心一冷就发硬。
"明儿上梁,就用这个待客!"林家旺拍板决定。
夜深了,林小满还在厨房忙碌。
她试着做了几样其他点心:核桃酥、芝麻糖、桂花糕...每一样都比福满楼的更胜一筹。
"小满,该歇着了。"林母心疼地给女儿披上外衣。
"娘,您说咱们开个点心铺怎么样?"林小满眼睛亮晶晶的。
林母愣住了:"这...这能成吗?"
"肯定能成!"林小满信心满满。
"咱们的点心比福满楼的好吃,价格还比他家便宜。等明天上梁,让乡亲们都尝尝,保准一炮而红!"
屋外,皎洁的月光洒在新房的梁木上。明天过后,林家的日子一定会像这上梁大吉的仪式一样,步步高升,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