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 第30章 辞别恩师周夫子,远行前的嘱托

第30章 辞别恩师周夫子,远行前的嘱托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作者:
逆天抽象喵喵君
本章字数:
5682
更新时间:
2025-05-22

陈敬之的到访,如同在苏家这口平静的古井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待到陈教习带着管事满意离去,并约定三日后来接苏明理前往县城后。

苏家众人依旧沉浸在一种如梦似幻的巨大惊喜之中。

苏大山和张氏激动得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地讨论着儿子未来的锦绣前程。

他们仿佛己经看到了苏明理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那一天。

苏明德和王氏也由衷地为小叔子高兴。

家中出了这样一位“贵人”相助的读书种子,他们日后的生活似乎也更多了几分盼头。

只有苏明志,在得知陈教习不仅要收苏明理为徒,还要包揽其所有用度。

甚至将其带入县学亲自教导后,他彻底陷入了绝望。

他将自己关在小屋里,整日不发一言,眼神空洞。

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而苏明理则在最初的激动过后,迅速冷静下来。

在离开之前,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便是去向启蒙恩师周夫子辞行,并当面感谢他的栽培与举荐之恩。

第二日一早,苏明理便带上母亲特意为他准备的一些薄礼(几块自家做的腊肉和一些晒干的菌菇),独自一人前往邻村周夫子的学堂。

周夫子似乎早己料到他会来,正端坐在书案后,悠然品茗。

见到苏明理进来,周夫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明理来了,坐吧,陈敬之那家伙,昨日可是亲自去你家了?”

苏明理恭敬地行了一礼,将带来的薄礼放在一旁,然后才在周夫子对面坐下,答道:“回禀恩师,陈教习昨日确己登门,他还说,要收学生为入室弟子,并带学生去县学读书,食宿束脩也一并免了。”

周夫子闻言,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哈哈大笑道:“好!好啊!陈敬之这老家伙,总算是做了件明白事!”

“不枉老夫当初与他同窗一场,费心为你修书一封!”

周夫子看着苏明理,眼中充满了自豪与期许:“明理啊,你能得陈敬之这等名师亲自教导,又能入县学深造,此乃天大的机缘,也是你自身才华所致,为师为你感到高兴!”

苏明理连忙起身,再次对周夫子深深一揖:“恩师此言差矣!若非恩师慧眼识珠,破格收录学生,又悉心教导,更不辞辛劳为学生引荐,学生焉能有今日之机遇?学生今日前来,便是要叩谢恩师的再造之恩!”

说着,他便要跪下行大礼。

周夫子连忙起身将他扶住,感慨道:“痴儿,你我师徒一场,何须如此大礼?你能有更好的前程,便是对为师最好的报答了。”

他拉着苏明理重新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明理,你天资之高,悟性之强,实乃老夫生平仅见,便是放眼整个清河县,乃至更远的地方,怕也难寻出第二个如你这般的读书种子。”

周夫子先是给予了苏明理极高的肯定,眼中充满了自豪。

随即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慎重继续道:“只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县学毕竟是县中英才汇聚之地,其中或有勤勉刻苦之辈,或有家学渊源之人,你虽天赋独步,亦不可因此而心生骄纵,务必时刻保持谦逊之心,更加勤勉用功,方能稳固根基,一鸣惊人,不负你这一身旷世才华。”

“陈敬之此人,学问扎实,为人也还算方正,只是性子略有些孤高,你日后在他门下,当谨言慎行,尊师重道,莫要失了礼数。”

“他既肯如此看重你,你便更要争气,莫让他失望。”

“还有,你年纪尚小,初到县城,人生地不熟,不比乡野淳朴。”

“凡事多看、多听、多思,沉稳应对,莫要轻易与人发生冲突,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若遇到实在难以决断的难处,可修书一封与我,老夫虽无甚本事,但总能为你参详一二。”

周夫子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像一个即将送别远行游子的慈父,将所有的关爱和嘱托都倾注在言语之中。

苏明理静静地听着,将恩师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眼眶也渐渐了。

他知道,周夫子虽然只是一个乡野塾师。

但对他的这份恩情,却比山高,比海深。

“恩师教诲,学生永世不忘!”

苏明理哽咽着说道,“学生此去县城,定当谨记恩师今日之言,刻苦攻读,不负恩师期望!待学生学有所成,定会回来看望恩师!”

周夫子欣慰地点了点头,从书案下取出一个小小的包裹,递给苏明理:“这是老夫平日里积攒的一些笔墨纸砚,虽不名贵,却也堪用。”

“你带去县城,也省些花销,还有这几本老夫早年抄录的经义注解,或许对你有些用处。”

苏明理接过包裹,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

这不仅仅是笔墨书籍,更是恩师的一片心意。

他再也忍不住,双膝跪倒在地,对着周夫子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恩师厚爱,学生苏明理,永世不忘!”

周夫子眼圈也有些发红,他扶起苏明理,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去吧!莫要耽搁了行程,记住,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成就多高,都莫要忘了你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番话,掷地有声,深深地烙印在了苏明理的心中。

辞别了周夫子,苏明理怀着沉甸甸的心情回到了家中。

接下来的两日,便是苏明理启程前往县城的最后准备。

张氏和王氏几乎是寸步不离地为他忙碌着。

虽然陈教习说了会负责苏明理在县城的食宿。

但做母亲的,总是不放心,生怕儿子在外受了委屈。

张氏将家中那几块细棉布都翻了出来,不顾眼睛昏花,连夜为苏明理赶制了两件更厚实些的内衫和几双新的布鞋布袜。

她的针脚细密,充满了慈母的爱意。

王氏则帮着将苏明理换洗的衣物都浆洗干净,用一块干净的蓝布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叠得整整齐齐。

苏大山和苏明德则趁着农闲的间隙,去镇上用苏明理之前赚的一些钱,买了一些耐放的干粮,如麦饼、炒面。

他们还特意称了几块苏明理平日里爱吃的饴糖。

虽然不值什么大钱,却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而苏明志这两日依旧是将自己关在屋里,不与任何人交流。

只是偶尔还是会从门缝里,用复杂的眼神看着院子里为苏明理忙碌的家人,以及那个夺走了他所有光环即将远行的堂弟。

他的眼神中,有嫉妒,有怨恨,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迷茫和失落。

日子就在这般忙碌、不舍与各怀心事中一天天过去。

转眼间,陈教习约定的三日期限便己悄然而至。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陈教习派来的马车便己等在了村口。

苏家全家人都来送苏明理。

张氏拉着苏明理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苏明理要照顾好自己,要听先生的话,要用心读书。

苏大山则在一旁默默地抽着旱烟,眼眶通红,只是在苏明理临上车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苏大山沙哑着嗓子说了一句:“明理,好样的!爹……等你回来!”

苏明德和王氏也围在一旁,眼中充满了不舍和期盼。

而苏明理强忍着心中的酸楚,一一向家人告别。

他知道,这一去,便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家求学。

“爹,娘,大哥,嫂子,我走了!你们保重!”

苏明理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他生活了七年的贫瘠却又充满温暖的小院。

然后他毅然转身,踏上了那辆将载他前往县城的马车。

车轮滚滚,渐行渐远。

苏明理掀开车帘,看着身后越来越小的村庄和家人的身影,心中默默地念道:

“等着我,我苏明理,定会学有所成,衣锦还乡,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