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 第91章 府试日期临近

第91章 府试日期临近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七岁神童,科举路上六元及第
作者:
逆天抽象喵喵君
本章字数:
4120
更新时间:
2025-06-09

赵知县见时机成熟,便当即拍板,决定选取其中几项较为容易入手、且见效快的措施,先行试点。

其一,便是针对官民相睦。

在县衙大堂外设立“鸣冤鼓”与“建言箱”。

百姓若有冤屈,可击鼓鸣冤,县尊将亲自审理。

若有对县政治理的良策或意见,亦可投入建言箱,由专人整理后上报。

同时,赵知县下令严查各房司吏员有无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百姓之举。

一经查实,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其二,针对乡邻互助。

由县衙发出公文,鼓励各乡各村,参照苏明理策论中的建议,推举德高望重之乡绅耆老,共同修订或完善本村乡约。

并设立“乡老议事堂”,负责调解村民间的日常纠纷,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其三,针对教化人心。

赵知县责令县学陈教习牵头,联合县内几位名宿,共同编撰一本通俗易懂的《清河县乡民行为规范》小册子。

内容涵盖孝亲敬长、邻里和睦、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基本道德准则。

待编撰完成后,印刷分发至各村社学,由村中秀才或识字之人向村民宣讲。

这些措施一经颁布,便在清河县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最初,百姓们大多将信将疑。

毕竟,官府的告示贴了不少,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却不多。

但当真有几位平日里受了小吏欺压的百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衙门口击了鸣冤鼓。

而赵知县果然亲自升堂问案,并迅速查明真相,严惩了涉事吏员,为百姓讨回了公道之后。

衙门口的鸣冤鼓便渐渐真正响了起来。

而“建言箱”中,也陆续收到了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建议。

有农人提出的改良农具的奇思,有商贾提出的疏通河运的良策,甚至还有一些读书人对县学课程设置的看法。

赵知县对这些建议都认真审阅,择其善者,或嘉奖,或交由相关房司研究采纳。

各村的乡约修订也在乡绅耆老的主持下如火如荼地进行。

虽然过程中难免有些争执和磨合,但总体方向是积极的。

一些村子甚至自发成立了“互助会”,在农忙时节互相帮扶,或共同出资修缮村内公共设施。

《清河县乡民行为规范》的小册子虽然还在编撰之中,但陈教习己在县学中组织学子们就其内容进行讨论,并计划在社学中先行试讲,引得不少读书人拍手称善。

一时间,整个清河县的社会风气,似乎都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转变。

官府不再是高高在上、令人敬畏的存在,而是开始真正倾听民声、为民办事的父母官。

乡邻之间,因为有了共同遵守的规约和调解机制,摩擦也减少了许多。

虽然这些改变尚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论和》策中所描绘的理想状态。

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气象新”,己经让清河县的百姓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盼。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那篇石破天惊的《论和》策,指向了那个年仅七岁的苏案首!!!

................

与此同时,苏明理在苏家村陪伴了家人近月余,享受了难得的田园时光与亲情滋养。

期间,他也未曾完全放下学业,每日依旧会抽出固定时间学习经史,偶尔也会对《论和》策的后续推行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哥苏明德隔三差五便会从县城带回一些关于《论和》策试点推行的消息,每当听到那些积极的反馈和清河县日渐向好的变化,苏明理心中便会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与他个人在科举上取得成就的喜悦不同,它更深沉,也更具有一种改造现实的力量感。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随着府试的日期渐渐临近,苏明理知道,自己必须再次踏上求学之路,去迎接新的挑战了。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家人,苏明理再次乘坐着族里安排的骡车,返回了清河县城。

回到陈教习府上的小院,苏明理先是拜见了恩师。

陈敬之见到弟子归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仔细询问了苏明理在家中的情况,又随意考较了几句经义。

苏明理皆对答如流,见解更是比离去前又精进了几分,让陈教习暗暗点头。

“明理,你在家乡这段时日,想必也听闻了县里推行你那《论和》策的一些举措吧?”

待苏明理安顿下来,师徒二人在书房对坐品茗时,陈敬之缓缓开口问道。

苏明理点头道:“是,恩师,学生听大哥说起一些,赵知县与刘世叔雷厉风行,己将部分建议付诸实施,且初见成效,学生心中亦是感佩。”

陈敬之捋须微笑道:“你能有此成就,为师与有荣焉,不过,眼下府试在即,虽说以你之才,府试不过是探囊取物。”

“但科场之事,终究还是谨慎些好,府试与县试在规制上略有不同,对八股程文的法度也更为看重一些,你且熟悉一二,免得到时手生。”

苏明理恭声道:“恩师说的是,学生理当了解。”

陈敬之点点头,从书案上拿起一叠早己备好的书稿,递给苏明理:“这是为师近日为你搜集整理的一些历年府试的优秀程文范例,以及几位名家对八股文作法的心得要诀。”

“你拿去翻阅一下,了解其章法格律即可,不必过于拘泥,以你的悟性,这些东西想来也难不倒你。”

苏明理恭敬地双手接过书稿,入手颇沉。

他心中了然,以自己如今对八股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范文和心得要诀于他而言,或许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助益。

他真正的学习重心,早己超越了府试的范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