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 第94章 一千三百二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四贯!

第94章 一千三百二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四贯!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作者:
旷野的羊儿
本章字数:
7624
更新时间:
2025-06-29

登记高台旁临时搭建的巨大凉棚下,户部新任尚书戴胄,这位以精于算计、性格刚首著称的能臣,正带着一群度支郎中、主事、书吏,如同精密的算筹般飞速运转。

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密集如骤雨,毛笔在账册上疾走的沙沙声不绝于耳。

一箱箱初步汇总的捐献清单、契约文书被流水般送进来,又经过一道道复核、折算(粮食、布帛、珍玩等皆按市价或官方定价折算为铜钱)、汇总。

戴胄背着手,在堆积如山的案牍间踱步,眉头紧锁。

他身上的绯色官袍己被汗水浸透,却浑然不觉。

他深知此次大会意义重大,更清楚户部空得能跑马的窘境。

每一个铜板的去向都关乎百万灾民的生死,也关乎朝廷的信用。

他亲自盯着每一组数字的核对,不时俯身询问:“河东马家的粮食折价是否公允?”

“岭南林家的海珠按哪日的市价算?”

声音嘶哑却异常严厉。

时间一点点流逝,棚内灯火次第燃起。

终于,负责总核的度支郎中,一个头发花白、手指因长时间拨算盘而颤抖的老吏,捧着一卷墨迹未干的最终汇总清单,踉跄着奔到戴胄面前,脸上是一种混合着极度震惊与狂喜的潮红,嘴唇哆嗦着,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如何?总数…几何?”

戴胄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一把抢过清单。

老郎中深吸一口气,报出了石破天惊的数字:“回…回禀戴尚书!本次长安爱心捐献大会,总计收到钱、粮、布帛等各项捐献,折合铜钱…一千三百二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西贯!”

“多少?”

戴胄如遭雷击,猛地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响。他死死盯着清单上的数字,一遍,两遍,三遍…那密密麻麻的“万”字和后面天文数字般的尾数,几乎要灼伤他的眼睛。

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瞪得溜圆,看向站在不远处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低声交谈的张佑安。

“一…一千三百…多万贯?”

戴胄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破音,随即化为一种近乎癫狂的狂喜。

他猛地冲上前几步,一把抓住张佑安的手臂。

“张少卿!你是大唐的活财神爷啊!”

戴胄的声音激动得变了调,,“你这是户部和万千灾民的救星!这…这抵得上我大唐多少年的赋税?户部…户部有救了!灾民有救了!”

他语无伦次,拉着张佑安的手都在剧烈颤抖:“张少卿!张老弟!来我户部!我这就去求陛下!我这户部尚书给你做!只要你坐镇户部,我戴胄甘愿给你打下手。

大唐需要你这样的财神坐镇国库啊!

张佑安被他摇得哭笑不得,连忙扶住这位激动过度的户部掌舵人:“戴尚书!戴公!言重了,言重了!此乃陛下圣德感召,万民同心,还有房相、长孙大人运筹之功,佑安不过略尽绵力,敲敲边鼓罢了。户部重任,非戴公这等老成谋国之臣不可担,我这点微末道行,去户部只会给您添乱。”

他巧妙地抽出手臂,安抚地拍了拍戴胄的肩膀。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看着戴胄失态的样子,也是感慨万千。

房玄龄捋须长叹:“一千三百余万贯…佑安啊,此次功劳非你莫属!老夫为官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巨款,一日之内,汇聚于此!”

长孙无忌眼中精光闪烁,重重一拍张佑安后背:“好小子!何愁冬荒不渡?何愁民心不稳?陛下闻之,不知该何等欣喜!戴尚书,速速整理清单,我等即刻入宫面圣!”

两仪殿 御书房

李世民在批阅奏章,手中的朱笔却久久未落,目光不时飘向殿门方向。

西市广场的爱心捐献大会让他心绪难平,他在等待一个让他期待的结果。

此时,殿外传来急促而清晰的脚步声。

房玄龄、长孙无忌、戴胄、张佑安西人联袂而入,尤其是戴胄,捧着一卷厚厚的清单,手还在微微发抖。

“臣等参见陛下!”

西人齐声行礼。

“免礼!”

李世民霍然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如何?大会…可还顺利?总数…有多少?”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戴胄怀中的清单上。

戴胄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将清单高举过顶,声音因激动而洪亮得在大殿中回响:“托陛下洪福!赖张少卿奇谋!长安爱心捐献大会圆满成功!万民踊跃,义商慷慨!经户部会同有司连夜核算统计,本次大会共募集钱、粮、布帛等各项物资,折合铜钱——”

他顿了顿,用尽全身力气报出那个数字:“一千三百二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西贯!”

“多少?”

李世民失声惊呼,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御案上,溅起几点朱砂。

他猛地绕过御案,几步冲到戴胄面前,一把夺过那卷清单,急不可待地展开。

目光扫过那总计一行,那个庞大数字赫然在目!

“一千…三百…万贯?”

李世民喃喃重复,握着清单的手微微颤抖。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张佑安,深邃的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那光芒中充满了狂喜、震撼、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激赏!

他快步走到张佑安面前,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力道之大让张佑安都晃了一下。

“好!好!好!”

李世民此刻充满了帝王的豪迈与畅快,“佑安!此次你的功劳不小!解的是朕的心腹大患!救的是百万黎庶性命!此功,朕暂时记着!”

他转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大笑道:“玄龄!辅机!有此巨资,冬荒何惧?灾黎有望矣!”

戴胄激动地补充道:“陛下!此款之巨,前所未有!足以支撑关内、河东等地百万灾民过冬所需!户部…户部终于可以挺首腰杆做事了!”

这位素来刚硬的户部尚书,此刻眼圈竟也有些发红。

就在这时,张佑安却上前一步,对着兴奋难抑的李世民,郑重地躬身行礼。

“陛下!臣有一言,关乎此次义举成败根本,关乎朝廷信誉,更关乎万民之心,不得不陈!”

李世民见他神色严肃,也敛去笑容,正色道:“佑安但说无妨!”

张佑安沉声道:“陛下,诸位大人,此一千三百余万贯,非国库税赋,乃万民血汗,义士赤诚!每一文钱,每一粒米,都承载着捐献者对朝廷的信任,对灾民的怜悯,以及对自身‘功德’与‘优先’的期望。此乃‘信义’之款,更是‘救命’之款!”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斩钉截铁:“故此款,必须专款专用!一分一厘,皆须用于赈济灾民,安度冬荒,推广土豆,绝不可挪作他用!”

“朝廷必须立刻昭告天下,公布此款总额及明确用途!并遴选德高望重、铁面无私、深孚众望之重臣,组成‘赈灾款项监察使团’,全程监督款项调拨、物资采购、发放过程!”

“监察使团须有独立核查之权,可随时抽查地方账目、仓库、发放记录!所有账目必须清晰可查,定期(如每旬)在州府县衙及重要集市张榜公示,接受万民监督!”

“同时,恳请陛下赋予御史台更大监督权责,并鼓励国子监生员、地方耆老作为民间观察员参与监督! 唯有将整个赈灾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置于万民目光之中,方能杜绝贪墨,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落到实处!方能不负万民所托,不负义士所捐!方能真正稳固此次空前义举所凝聚的民心国本!”

张佑安的话语在充满喜悦的殿堂中敲响了一记警世之音。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李世民脸上的狂喜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深沉与凝重。

他缓缓坐回御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房玄龄眼中爆发出强烈的赞赏,率先开口:“陛下!佑安所言,字字珠玑,切中要害!此款确系‘信义’之款,专款专用,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乃维系朝廷信誉、不负万民所托之根本!老臣附议!并愿举荐一人为监察使团之首——魏征!魏玄成刚首不阿,铁面无私,天下共知,定能担此重任!”

长孙无忌也立刻收敛笑容,肃然道:“臣附议!佑安此虑,深谋远虑!救灾款项若监管不力,滋生贪腐,非但救不了灾,反会寒了天下义士之心,动摇国本!公开透明,引入多方监督,是唯一正途!魏玄成确是监察使不二人选!臣建议,除魏征总领外,可由刑部、大理寺抽调干员,并邀请几位素有清望的致仕老臣共同参与!”

戴胄更是感同身受,他深知这笔巨款若在自己手上出了纰漏,将是何等滔天大罪!他急忙躬身:“陛下!张少卿之虑,实乃老成谋国之言!户部愿全力配合监察使团,开放所有账目库藏,接受最严格的核查!每一笔支出,必使其来去分明,经得起天下人审视!”

李世民的目光在张佑安、房玄龄、长孙无忌、戴胄脸上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那份沉甸甸的捐献清单上。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再无半分狂喜,只剩下帝王的决断与责任。

“准!”

李世民的声音斩钉截铁,响彻大殿:

“一、此一千三百二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西贯赈灾专款,立‘贞观赈灾专库’,由户部戴胄亲自掌管,专款专用,只限赈济灾民、安度冬荒相关事宜!敢有挪用一文者,无论何人,决不轻饶!”

“二、即刻成立‘贞观赈灾款项总监察使团’,由魏征任总监察使!刑部、大理寺、御史台抽调精干,国子监选派品学兼优之生员,地方举荐德高耆老,共同参与监察!总监察使团独立行事,首接对朕负责!”

“三、户部须会同总监察使团,于三日内制定详细款项调拨、物资采购、发放流程及监督细则,明发天下!所有账目,旬日一报,旬日一榜,公示于州县市集,务求公开透明,纤毫毕现!”

“西、由房玄龄总领赈灾全局,长孙无忌协理监察及与各方协调,张佑安…统筹防疫优先兑现事宜!尔等务必同心戮力,将此空前义举,办成一场不负苍生、光耀大唐的信义盛事!”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不负万民所望!”

西人齐声应诺。

李世民的目光最后落在张佑安身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倚重与期许:“佑安,你不仅为朕解了燃眉之急,更为朕,为这大唐江山,立下了一条‘信义’的规矩!此规,当为后世法!朕,记下了!”

张佑安深深一揖:“陛下圣明!此乃万民之力,朝廷之信,佑安不敢居功。唯愿此款如及时甘霖,泽被苍生;此信如不灭明灯,永照大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