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 第82章 铁律生根,薪火燃

第82章 铁律生根,薪火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贞观:开局和蝗虫抢口粮
作者:
旷野的羊儿
本章字数:
4508
更新时间:
2025-06-22

杜如晦带来的三千玄甲军与物资,瞬间烙印在龙门这片焦土之上,强行压下了沸腾的绝望,也按下了重建与防疫的加速键。

三千玄甲精骑,分驻西门及城内要冲。冰冷的铠甲与沉默的刀锋,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威慑。混乱被迅速弹压,城内也彻底肃清。

长孙无忌统筹的物资被高效分派。真正的“高度酒”被严格管控,优先用于消毒——洁净核心区、医官双手、器械、乃至观察室地面,都被浓烈刺鼻的酒气反复擦洗。

细密结实的葛布被裁成方巾,煮沸后用于包扎接种创口。

新粟米熬成的稠粥在数个施粥点冒起热气。

生石灰粉末被净秽营的汉子们撒遍主要街巷和尸体焚埋点,刺鼻的白雾暂时压下了腐臭。

·

王麻子吼哑了嗓子,带着重新吃饱饭的净秽营,扛着新扫帚、新石灰桶、新木叉,再次走上街头。

焚烧尸骸的浓烟日夜不息,但新设的焚埋点更远、更深。

净水队守护着几口相对干净的水井,取水必沸的命令被严格执行。

洁物队的大锅重新架起,沸水翻滚,煮着沾染脓血的布条。效率远超从前。

孙思邈几乎住在了洁净核心区。

他根据张佑安濒死时的呓语和陈伯详实的脉案,结合龙门惨痛教训,对“人痘”操作进行了最严格的规范:只取轻症、浆液清亮之痘;剂量精确到“针尖微末”;接种部位严格限定上臂外侧皮厚处;划痕深浅、覆盖布巾的洁净程度,皆有铁律。

他亲自培训骨干医官,盯着每一道工序。

陈伯带着几个识字的学徒,成了最忙碌的记录者。

每一个接种者的姓名、年龄、身体状况、接种时辰、痘浆来源、后续反应(发热时辰、体温、疹痘出现时间、形态、是否黑陷、黑陷时辰、收痂时辰、最终结果)都被详细记录在特制的厚册上。

观察室扩大了数倍,由康复的王五、刘三儿等人协助管理。

每日抬出的尸体依旧有,但比例显著下降。成功熬过“黑陷关”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手臂上狰狞的黑痂,成了城内最有力的“活广告”。

在玄甲军的强力维持和真实成功案例的鼓舞下,龙门剩余人口(约万余人)开始了分批、有序的全民接种。

优先未染者,其次是轻症康复者,重症者视体质由孙思邈亲自评估。恐惧仍在,但在“不种必死,种有生机”的铁律和秩序下,无人再敢大规模抗拒。

接种点排起长队,空气中弥漫着消毒酒味和压抑的期待。

粮食是定心丸,但远谈不上富足。

每日两顿稠粥是标配,确保无人饿死。

朝廷后续粮秣在源源不断运来,但消耗巨大。百姓开始清理废墟,用能找到的木料、茅草搭建简陋窝棚,总算不用露宿街头。

玄甲军协助清理出相对安全的居住片区。

失去亲人的悲痛并未消散,城内常有压抑的哭声。

但新的生命也在孕育和诞生。孙思邈组织医官和稳婆,在相对洁净的区域设立了临时产房,用新布和烈酒尽力保障母婴安全。

几个新生儿的啼哭,成了这片死地最珍贵的希望之音。

烈酒净手、沸水煮物、生石灰洒污、垃圾定点堆放、病患及时报告隔离……这些曾由张佑安强制推行的条令,在血的教训和现实需求下,开始被幸存的百姓自发遵守。

王麻子甚至组织人手,用石灰水在残墙上刷写简易的防疫口诀。

身体己基本康复的李茂,主动请缨。

他带着孙思邈亲笔修订的《龙门防疫章程细则》、陈伯整理的部分成功脉案、以及一小包珍贵的“标准痘痂粉”,在数名玄甲精骑护卫下,冲出龙门,驰援己爆发天花的稷山、万泉。同行的还有几位经历过龙门炼狱、熟悉章程操作的净秽营骨干。

李茂等人带去的不仅是方法,更是龙门用血换来的经验:对假物资的警惕、对谣言煽动的应对、对秩序崩溃的预防、以及对“人痘”操作细节的极致苛求。

稷山、万泉的官员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在玄甲军后续到达的支持下,稳定谨慎地复制着龙门的模式。

龙门疫情被控制住的消息和杜如晦的铁腕,极大震慑了冲击潼关的流民。

朝廷在潼关外设立大型隔离收容营,提供基本食物和医疗保障,并承诺对愿接种者优先安置。混乱的潮水被暂时疏导。

潼关守军压力骤减。

张佑安在昏睡三天后醒来,极度虚弱。

孙思邈严令他静养。他靠在窗边,看着窗外:不再是尸骸遍地,而是清理过的街道,排队领粥的人群,远处净秽营洒石灰的身影,以及偶尔走过、手臂上缠着白布(接种包扎)的百姓。

空气中仍有石灰和焚烧的味道,但生机己顽强萌发。

孙思邈坐在他床边,递上一碗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佑安,你梦中呓语,‘牛痘’...此物当真存在?温和无害,却能御天花?”

张佑安看着远方,声音沙哑却清晰:“后世...当有。或许在牛身上...找到温和的痘症...用于人...更安全。老先生,龙门之法,是绝境下的火把,照亮了路,但...终会被更好的火炬取代。”

孙思邈捻须,目光灼灼,将“牛痘”二字深深刻入心中:“路己指明,老朽有生之年,必穷究此道!”

一个月后,龙门县的天花疫情被牢牢锁死,新增病例几近于无。

大部分幸存者完成了接种,度过了危险的反应期。城内虽依旧破败,但秩序井然,炊烟不断。

尸体焚埋场停止了工作,深坑被厚土掩埋,撒上厚厚的石灰。净秽营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日常的环境维护。

杜如晦留下部分玄甲军维持秩序,监督章程执行,并等待朝廷后续的赈济与重建旨意,。

张佑安依旧虚弱,但己能下地行走。

他站在清理过的城头,望着远方。残阳下,是忙碌重建家园的身影,是袅袅升起的炊烟。

狗儿跑过来,将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塞进他手里。他握紧花,感受着那微弱的生机。

龙门的故事远未结束,重建之路漫长。但“活命章程”的铁律己如生石灰般,深深渗入了这片焦土,而那名为“希望”与“方法”的火种,己从龙门燃起,正倔强地,向更广阔的黑暗蔓延开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