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婚
夜幕降临,外面熙熙攘攘的吵闹声还未消退。
红烛喜帐华丽无比,此刻规矩坐在喜床上的许清麦脸上却无半点喜色。
“小姐,你饿不饿?一天没吃东西了。要不要奴婢去厨房给您弄点吃的,约莫王爷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来。”丫鬟春桃小声询问道。
许清麦将头上盖头一把掀起,头上的流苏在头上摇晃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大婚礼仪繁琐,折腾一天终于可以消停会儿了。
“我想吃鳝丝面了!”声音清冷,毫无半点嫁做人妇的激动与兴奋,仿佛满堂的红与她无关。
“好!”春桃高兴的正准备去厨房,便被身边的刘妈妈给拦了下来。
“小姐,今日是大喜的日子,这吃鳝丝面寓意不太好,不如让小厨房做碗喜面,如何?”
刘妈妈热心的建议道。
“刘妈妈,小姐许久都没有胃口了,如今好不容易有想吃的东西,还在乎这什么寓意啊!让小姐吃饱才是好的啊!”春桃气鼓鼓的反驳着刘妈妈。
“这不是也想让小姐讨个好彩头,以后幸福美满嘛!春桃你还小,不懂,我这都是为了小姐好啊!”
“可是......”春桃正准备反驳,却被许清麦出声打断。
“刘妈妈,以后日子过成什么样和一碗面有什么关系。春桃,我要吃鳝丝面。”
许清麦态度强硬,刘妈妈也不便再多说什么,与春桃退了下去。
许清麦望着满屋子的红绸,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思绪拉回两个月前,许清麦正在家中高高兴兴的绣着自己的嫁衣。满心欢喜的想象自己出嫁那日的场景。
从小自己被当成未来皇后教导,针织女红,琴棋书画,管家理账样样精通。
与当今太子凌庭风更是两情相悦,可是就在许清麦满心欢喜的去接赐婚圣旨时,却发现自己要嫁的人不是太子,而是太子的皇叔--凌知宴。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许家所有人都慌了神,许清麦的父亲当朝丞相大人更是连夜入宫面见皇帝。
皇上说‘凌知宴作为他最小的弟弟,又是大周镇守边关的将军,如今适龄的待嫁贵女中,只有许清麦丞相府独女的身份与之相配,而凌知宴只比太子大两岁,若是太子比其先娶妻,那天下人将会说皇帝苛待这位保家卫国的弟弟。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不惜将这门极好的婚事拱手让人,让自己儿子娶身世样貌都不及许清麦的皇后母家的远房侄女赵氏。
丞相还想再为自己女儿争取,皇帝出尔反尔,丞相自然不干,可是皇帝心意己决,圣旨以下,任何人都不可改变。
父亲将消息带回时,一家人连连叹气,京城中,谁家愿意将女儿嫁去如此偏远的地方。
祖母与许母更是哭的眼睛都红肿,都未能改变结果,只好红着眼将许清麦的嫁妆多多备上。
想到这,许清麦无奈的叹了口气,
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别前家人都红了眼眶,连喜怒不形于色的大哥许廷州都红了眼眶,祖母一个劲的拉着自己交代着。
好想祖母他们啊!
正想的入神,春桃将鳝丝面端了上来。
“小姐今日都没怎么吃东西,饿坏了吧!”春桃心疼的盯着自家小姐。
若是小姐嫁给太子,怎么会跋山涉水,吃尽苦头。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
看着眼前的鳝丝面,曾经凌庭风会为了让自己吃上最好吃的鳝丝面,派人将京城做的做好的厨子收入太子府,只要她想吃,立刻就会吃到最鲜美的鳝丝面。
如今怕是再也吃不上了,许清麦自嘲的笑了笑。
随即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刚刚还觉得肚子饿,或许因为刚刚想家,现下又没什么胃口了。
许清麦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春桃,你去打听一下,看凌王殿下在前厅怎么样了,是否喝醉酒,还会不会来?”
“是,小姐。”
“诶,若是要来的话,提前告诉我一声。”
“是。”
许清麦端起水杯喝了口茶,既然无法摆脱嫁给凌王殿下的命运,那么就做好一个王妃的职责。
凌知宴,父亲说他是先帝最小的儿子,也是先帝最受宠的淑妃所生,可是因为淑妃是回部人,所以凌知宴自然也不在储君的人选里。
加之先帝去世时,他年纪尚小,淑妃也在先帝去世时不知为何突然暴毙,所以在他八岁时便被派来西洲镇守边关。
民间传闻他战功赫赫,一心为民,带兵打仗在大周无人能敌,在朝中和百姓中很有威望。
就是太有威望,导致如今皇帝对其猜忌,边关安稳后,便想将其手中兵权夺回。
除了战事,其他关于他的事迹确实少之又少,凌知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却不得而知了。
父兄让许清麦只管做好分内事,若是能两情相悦是最好,若是不能,相敬如宾也是不错。
许清麦对这素未谋面的夫君很是好奇。